王小同主任醫師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科
1982年畢業于溫州醫學院臨床醫學系,一直從事神經內科工作,現任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碩士生導師。王小同對腦血管性疾病、腦變性疾病及“怪病”的治療有獨到之處。1997年11月,王小同收治2例不明原因全身疼痛的“怪病”病人,影像學等檢查均正常,王小同根據自己的多年臨床經驗,果斷進行腰穿檢查,發現嗜酸性細胞增多,結合流行病學資料,首先在我市醫學界提出了“廣州管遠線蟲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案,并且對“怪病”進行專題研究,其“嗜酸性細胞性腦膜炎的研究”列入溫州市1998年重大攻關項目。1999年,日本宮崎醫科大學邀請他赴日本進行“怪病”的學術交流。在對腦梗塞治療方面,王小同開展了動脈內溶栓,收到滿意效果。在他二十多年的醫學生涯上,許多腦中風病人經他及時治療,康復出院。多年來發表論文40多篇,1998年度被評為“溫州醫學院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溫州市5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入選者。在腦血管病的診治及康復治療、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和神經系統疑難雜癥的診斷與治療方面具有相當的造詣。主持完成了多項省衛生廳、溫州市科委課題,其中廣州管圓線蟲的臨床與基礎研究等獲得浙江省教育廳一等獎、省醫藥衛生科技創新二等獎。在國內外省級以上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其中一篇被SCI收錄。2000年在澳大利亞悉尼大學醫學院附屬皇家北海岸醫院作為訪問學者。參與了全國統編《內科學》專科教材的編寫。現為溫州醫學院實驗神經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溫州醫學院附屬二院腦科中心主任,神經心理教研室主任。目前擔任《中國腦血管病雜志》編委、《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特邀編委。
對腦血管性疾病、腦變性疾病及“怪病”的治療有獨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