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伍主任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內科
劉學伍,男,主任醫師,教授,1966年7月生。1990年畢業于青島醫學院,2002年獲山東大學神經病學碩士研究生學位。現為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山東大學醫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醫學博士。中華醫學會會員,全國癲癇協會會員,中華醫學會神經內科分會癲癇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省癲癇協會理事,華東六省一市神經電生理學會委員,山東省醫學會神經內科分會委員兼秘書,山東省醫學會腦血管病分會委員。《中華實用醫藥雜志》編委,《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編委,《中國腦血管病雜志》通訊編委,《中華神經科雜志》和《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審稿專家。2002 年獲“山東大學優秀青年知識分子”稱號。2003年被選派到北京抗擊“非典”獲教育部通報表彰,并榮立山東省個人三等功。 從事神經病學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20余年。師從遲兆富教授主要致力于癲癇、腦血管病、神經遺傳病及睡眠障礙的研究,并對各種神經系統疑難雜癥的診斷和治療有著豐富的經驗。多次應邀參加國內外神經病學學術會議并作大會發言。 近年來在《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Chinese Medical Journal》、《Neurosci Letter》、《Neuroreport》等SC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9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2篇),在《中華神經科雜志》等中華系列雜志發表論文17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12篇)。另外以第一作者在其它國家級核心期刊和統計源期刊上發表錄用學術論文102篇。 獲獎成果: 1.2010年主持的《神經病學新理論新技術》獲山東省醫學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位); 2.2009年主持完成的《癲癇神經損傷的機制及神經保護劑的篩選和應用研究》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位); 3.2007年主持完成的《線粒體呼吸鏈相關基因在癲癇發作神經元損傷:程序性細胞死亡機制中的作用研究》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山東省醫學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位)。 4. 2003年研究生論文《癲癇持續狀態神經損傷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獲山東省優秀研究生學位論文(第一位)。 5.2002年主持完成的《鋰-匹魯卡品和海人藻酸誘導的癲癇持續狀態大鼠神經元壞死機制的研究》獲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位); 6.1996年主持完成的《鞘注地塞米松等輔助治療化膿性腦膜炎臨床研究》獲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位)。 7.2004年主要參與完成的《癲癇的基礎與臨床系列研究》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二位); 8.2001年參與完成的《癲癇發作腦內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環核苷酸系統的變化研究》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九位)。 在研課題: 1.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一新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家族性多發性腦海綿狀血管畸形大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候選克隆》(2012,1,——2013,12); 2.主持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家族性多發性腦海綿狀血管畸形致病基因的定位候選克隆》(2010,12——2013,12) 3. 主持省衛生廳立項資助項目:《顳葉癲癇海馬回全長cDNA文庫的構建及癲癇相關基因的分子克隆和其致病作用研究》(2006,12,——2010,12) 4.主持省衛生廳立項資助項目:《腦白質疏松癥cDNA文庫的構建及疾病相關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功能研究》(2005,12,——2009,12) 5.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癲癇持續狀態神經元壞死:程序性細胞死亡機制的研究》(2001,1——2005,12) 6.主持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癲癇海馬線粒體超微結構及呼吸鏈基因表達研究》(2006,1——2009,12) 主編專著: 1《神經病學新理論新技術》(主編,人民軍醫出版社); 2.《兒科病因與治療》(主編,山東科技出版社); 3.《腦血管病理論與實踐》(編委,人民衛生出版社); 4.《現代神經病學》(編委,山東科技出版社); 5.《臨床癡呆學》》(編委,山東科技出版社); 6.《神經病學》(編委,人民軍醫出版社); 有2項國家發明專利。已指導碩士研究生5人、協助指導碩士、博士研究生10人。
神經內科各種疾病的診治,尤其是癲癇、腦血管病、神經遺傳病及睡眠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