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炳亮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性疾病科
1991年從中山醫科大學畢業后一直在現單位從事感染性疾病的臨床和研究工作,美國西北大學訪問學者。 主研方向:主攻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療、重型肝炎的搶救和寄生蟲病的診治。 社會兼職:廣東省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委員兼秘書;廣東省醫師協會感染病分會常務委員;廣東省肝臟病學會肝炎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寄生蟲病學會常務理事。 醫療專長:熟練掌握各型病毒性肝炎、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等常見傳染性疾病的診治、搶救工作;熟練掌握寄生蟲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熟練掌握腰穿、腹穿、胸穿、肝穿等臨床操作技能。 論著:1?胸腺肽-α1聯合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論著)林炳亮;黃桂梅;張曉紅;謝奇鋒;楊紹基;周元平;盧建溪;姚集魯.中華傳染病雜志2003,6;21(3):217-220 .2?胸腺肽-α1促進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療效(論著)林炳亮;黃桂梅;林潮雙;楊紹基;趙志新;姚集魯.中山大學學報2003,9;24(5):488-491 3?新生兒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況的研究(論著)林炳亮;陳曉紅;黃桂梅;張宇鋒;黃仰蘇;郭萬里;楊紹基.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0.08.06;8(4):225-226 4?廣東11例裂頭蚴病分析(論著)林炳亮;陳祿彪;張曉紅;林潮雙;楊紹基.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03,6;24(3S):79-80. 5?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炎病毒標志的檢出及與預后的關系(論著)林炳亮;楊紹基;姚集魯.中山醫科大學學報,1997,09.10;18(3):208~2096?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病合并戊型肝炎的臨床觀察(論著)林炳亮;張曉紅;揚林;江伯泉;曾龍驛;楊紹基.中華肝臟病雜志2000.10.20;8(5):314 6?胸腺肽-α1與拉米夫定聯合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療效研究(論著)林炳亮;黃桂梅;張曉紅;謝奇鋒;楊紹基;林潮雙;周元平.中國綜合臨床2002.09.01;18(9):796-797. 7?產婦與新生兒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關系(論著)林炳亮;高志良;崇雨田;黃仰蘇;凌小強;林潮雙;姚集魯.廣東醫學2000.9;21:11~13 8?乙型肝炎疫苗的研究進展(綜述)林炳亮姚集魯高志良。國外醫學內科學分冊1999,02.05;26(2):51-53 9?病毒性肝炎合并突眼性甲狀腺腫的觀察(論著)林炳亮;林潮雙;揚林;凌小強;楊紹基.胃腸病學,1999.12.25,4(4):243~245 10?拉米夫定與胸腺肽-α1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療效研究(論著)林炳亮;黃桂梅;張曉紅;俞洪林;周元平;嚴穎.實用醫學雜志2002.4.25;18(4):372-373 11?腦豬囊尾蚴病誤診研究(論著)張曉紅,林炳亮等,中華誤診學雜志1999.12;3(17) 12?隱球菌腦膜炎誤診與預后研究(論著)張曉紅,林炳亮等,中國綜合臨床2002.5;16(5) 13?血脂、載脂蛋白與慢性病毒性肝炎肝損害關系——附178例報告(論著)黎志良,林炳亮等,新醫學2002.11;33(11) 14?非典時期的傳染病臨床見習教學(論著)張曉紅,林炳亮等,中國醫學理論與實踐2003.8;2003(8) 15?逆轉錄病毒載體介導HBV前C/C反義RNA的體外擴增及克隆(論著)楊林,林炳亮等,熱帶醫學雜志2003.6;3(2) 16?AnalysisOfTTVInfectionInPatientsOfHaemodialysisAnd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論著)林潮雙,林炳亮等,TheAmericanJournalofComprehensiveMedicine1999.1;1(10) 17?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49例分析(論著)林潮雙,林炳亮等,中國綜合臨床2001.9;17(9) 18?抗生素與慢性肝病患者消化道真菌定植和感染的前瞻性研究(論著)李媚,林炳亮等,實用醫學雜志2003.6;19(6) 19?慢性肝病患者消化道真菌定植和感染的前瞻性研究——附157例分析(論著)李媚,林炳亮等,新醫學2003.8;34(8) 20?傳染病臨床見習的現狀和我們的對策(論著)張曉紅,林炳亮等,中國醫學理論與實踐2003.9;2003(9) 21?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118例誤診與預后分析(論著),張曉紅,林炳亮等,臨床薈萃2000.6;15(12)
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療 肝衰竭搶救 干細胞治療 自身免疫性肝病 寄生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