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養居主任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耳鼻喉科
余養居,男,主任醫師,教授,1932年出生 1961、1976年分別畢業于上海第二醫學院醫療系、上海中醫學院第六屆西醫脫產學習中醫喉科班。并參與上海藝術戲劇教學有關藝術嗓音醫學研究和演員,教師及學生的嗓音保健工作。兼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耳鼻咽喉科專業委員會顧問(曾任2,3屆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副總編輯、中國藝術醫學協會理事、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特約編審專家(曾任編委)、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耳鼻咽喉專業委員會首屆副主委兼秘書、上海市高層次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導師等職。在其四十年的醫學實踐中體會到中西醫結合是中醫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中國醫學衛生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其實踐中常以不斷否定過去,肯定現在,展望未來的開拓精神對待自己的工作,對待前人、旁人的見解與經驗時,常取寬容、學習的態度,博取各家之長,充實自己之不足。在反復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醫德高尚,深得病家好評。其座右銘為:與人為善,其樂無窮。 其學術上的主要貢獻是既重視傳統醫學的整體性,又重視耳、鼻、咽、喉內窺的實際表現,采用辨病與辨證相結合,整體與局部相結合,形態和功能相結合分析的綜合定診。他首次把中醫嗓音病分為感染性、運動創傷性、內分泌性、七情內傷性、喉神經麻痹性、口腔疾病性、耳源性、免疫性、喉關節功能障礙性、職業性、特殊疾病等12大類90余病進行論述,在用藥方面提出了以補腎為本,活血化淤為主,咽喉應潤津,發聲宜益氣和寧心安神之品,擴大和發展了中醫對嗓音病的認識,提高了臨床療效,并寫出我國第一本《實用嗓音病治療學全書 中醫嗓音病治療學》和主編了國內首冊《中西醫結合嗓音病學專著》。該書榮獲1997年“首屆國際民族醫學科技研討會及展覽會”論著一等獎。為繼承與發展中醫耳鼻咽喉口齒科專業做出貢獻。其次,他又首次將傳統中醫沿襲幾千年的咽喉不分的論述進行了咽、喉獨立分病論治,并與何宗德教授、房學賢主任共同主編出版了我國首部《現代中醫耳鼻咽喉口齒科學》專著,該書榮獲1987年度上海市優秀中醫藥著作獎。1987年被中央衛生部定為中醫耳鼻喉科醫師晉升考試參考書,1995年榮獲“第二屆世界傳統醫學大會國際優秀成果(著作)獎”。 在運用中醫理論與現代醫學知識相結合臨床實踐中,對過敏性鼻炎采用了補腎健脾,溫肺通竅的治法而取得良效,他并自制“天黃靈”沖劑進行研究,不論臨床及實驗室檢查結果都說明該沖劑有抗過敏作用,該方于1989年被《中國名醫名藥大觀》所收刊。該沖劑在仁濟醫院門診自80年使用起20多年來,深得廣大患者歡迎。總之,他已為繼承與發展中醫耳鼻喉科專業作出了貢獻。先后主編出版著作10部,發表論文幾十篇。
中醫嗓音病分為感染性、運動創傷性、內分泌性、七情內傷性、喉神經麻痹性、口腔疾病性、耳源性、免疫性、喉關節功能障礙性、職業性、特殊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