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啟榕主任醫師
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骨外科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擅長:髖膝關節疾病,關節鏡診斷治療膝關節疾病,髖膝關節置換及翻修,各類骨折的治療。 學習經歷&工作履歷1982年畢業于蘇州醫學院,學士學位 1989年畢業于蘇州醫學院,碩士學位 1998年畢業于蘇州醫學院,博士學位 1991—1993年,在法國巴黎APAS外科中心進修關節外科長期從事骨科臨床,以髖、膝關節外科為主,兼顧創傷骨科、脊柱外科 ? ? ? ? ?學術兼職&社會兼職現任中華醫學會運動醫療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創傷學會骨關節損傷學組委員,江蘇省醫學會骨科學會委員,蘇州市醫學會骨科學會副主任委員,蘇州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創傷雜志編委,江蘇醫藥雜志編委,中華創傷骨科雜志通訊編委。 個人榮譽&科研獲獎個人獲獎: 曾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蘇州市五一勞動獎章、蘇州市衛生行業“百名醫德醫風標兵”、 蘇州市衛生系統“白求恩式醫務工作者”等榮譽。 科研獲獎: 1,1991.8 核工業部級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股骨頸骨折后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早期診斷 2,1992.10核工業部級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鉤釘-加壓螺釘內固定治療股骨頸骨折的生物力學研究和臨床應用 3,1994衛生部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994.10核工業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股骨頸骨折后股骨頭后期塌陷的發生機理與預測及早期治療方法的研究 4,1996.10核工業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經椎弓根外固定器設計及生物力學、臨床研究 5,1997.10核工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橈骨遠端骨折臨床處理原則研究 6,1998.10核工業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 全髖股骨頭假體無骨水泥置換術系列研究 7,1999.10國防科技委 科技進步三等獎 生物降解材料對骨折愈合影響的實驗研究 8,2002.5江蘇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獎二等獎 四肢關節影像診斷儀的臨床應用 9,2004.5江蘇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獎二等獎 髕股關節紊亂癥的診斷與治療 10,2006.09蘇州大學2006年度蘇鑫獎教金(教學獎) 11,2008.12江蘇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獎一等獎 關節鏡下LARS人工韌帶重建前、后交叉韌帶 12,2008.12江蘇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獎二等獎 吻合血管折疊式腓骨皮瓣修復大段脛骨及皮膚軟組織缺損 13,2009.12蘇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膝關節骨軟骨損傷修復的實驗和臨床研究,蘇州市科技局 14,2009.12江蘇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獎二等獎 金屬對金屬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15,2009.12江蘇省衛生廳新技術引進獎二等獎 PCA泵經屈指肌腱鞘給藥防治斷指再植術后血管痙攣的臨床應用 16,2010.01蘇州市科技進步獎 三等獎 3-58-1 膝關節軟骨損傷修復的實驗和臨床研究 17,2011.02蘇州市科技進步獎 三等獎 3-67-2 低劑量X射線照射促進大鼠骨折骨痂礦化及其初步機理的研究 臨床診療成果 關節鏡技術進行膝關節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尤其是相關生物力學的深入系列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符合江蘇省三級醫院重點學科帶頭人的各項要求,能熟練開展重點科室所要求的各類手術。 目前已經進行大量的人工髖、膝、肩、肘關節置換手術,同時對全髖、全膝人工關節翻修進行了較深入的基礎與臨床研究,手術的質量顯著提高。關節鏡下對膝關節交叉韌帶重建,半月板損傷的修復方面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曾獲江蘇省新技術引進獎一等獎,目前已完成3千多例病人的手術。關節鏡微創同時涵蓋了肩、肘、髖、踝等關節,填補了蘇州市多項空白。國內首先引進的四肢關節磁共振已檢查了3萬余例患者。在關節軟骨組織工程方面,已經連續進行了近10年的研究,其中《力學因素與關節軟骨損傷的相關研究》的課題獲得衛生部資助,相關的實驗與臨床應用已取得成功。在關節置換的基礎研究方面,獲得國家和省自然科學基金各一項。 近年來開展的無痛病房建設、關節置換圍手術期鎮痛技術、四肢關節磁共振動態測量前后交叉韌帶損傷等重建技術均為國內領先技術項目。 學術論文&在研項目 承擔國家自然基金1項、衛生部科研基金 1項、江蘇省自然基金1項,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論著85篇,其中中華核心21篇,SCI收錄7篇,指導研究生發表論文十余篇;出版專著一部《膝關節磁共振成像與關節鏡圖譜》,參編醫學教材及專著四部。獲國防科工委、核工業部級、江蘇省衛生廳科技進步獎十余次。
髖膝關節疾病,關節鏡診斷治療膝關節疾病,髖膝關節置換及翻修,各類骨折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