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三級甲等
井岡山大學附屬醫院
掃碼可直接手機咨詢我粉絲0人
川崎病多久可以不用吃藥
病情分析:川崎病出院后一般需要口服阿司匹林4周后停藥,如果合并冠狀動脈擴張要延遲到6周,當然吃藥期間還要定期復查血常規,關注血小板數量。川崎病是免疫性疾病,主要臨床癥狀是持續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眼結膜炎,四肢末端充血等,嚴重的會合并冠狀動脈擴張。意見建議:川崎病是兒童相對常見疾病,只要早期診斷(發病10天內),早期給予免疫球蛋白,阿司匹林等治療,效果很好。出院后需要門診隨診2年,主要隨診內容是心臟聽診,血常規,心臟彩超。
嬰兒睪丸大小不一樣是怎么回事
病情分析:嬰兒睪丸不等大最常見原因一側睪丸鞘膜積液,睪丸無發紅,皮溫正常,可以去醫院泌尿外科就診,結合B超可明確診斷,大多數在2歲前會自行愈合,少數不自行愈合需要手術治療。另外如果是短時間一側睪丸紅腫,伴有疼痛,皮溫高,一定要及時就醫,排外睪丸扭轉,附睪炎等。意見建議:嬰兒睪丸鞘膜積液很常見,是先天性睪丸鞘膜發育不全導致鞘膜腔液體過多,不需要特別處理,保存局部的清潔干燥即可,大多數2歲前會自愈,否則就手術治療。
新生兒溶血癥能治好嗎
病情分析:新生兒溶血癥可以治療好,只要新生兒溶血癥及時發現,及時治療,不會導致嚴重并發癥膽紅素腦病。新生兒溶血癥包括ABO溶血與RH溶血,最常見表現24小時內出現皮膚黃染,伴有貧血癥狀,臨床治療藍光照射,免疫球蛋白治療,必要時換血治療。意見建議:新生兒溶血癥最嚴重的并發癥是膽紅素腦病,如果母親為O型,小孩A或B型血,母親Rh陰性,小孩Rh陽性,均要高度警惕溶血癥,24小時出現皮膚黃疸,伴有貧血,及時就醫,完善血常規,新生兒溶血三項可以確診。
新生兒能把尿嗎
病情分析:新生兒不建議把尿,特別不建議長時間把尿,長時間把尿會讓小孩不能養成正常排尿習慣,長大容易導致遺尿。另外長時間把尿也會影響小孩睡眠,也會導致小孩哭鬧不安。意見建議:新生兒不建議把尿,可以用尿不濕或尿布,要求勤換,保存臀部清潔干燥。避免把尿習慣,特別長時間把尿。 新生兒每天排尿次數比較多,一般10次以上,要注意尿道口的清潔衛生,特別女孩。
寶寶病毒性感冒吃什么藥效果好
病情分析:小孩病毒性感冒,如果是流感季節或確診流感病毒感染,奧司他韋效果蠻好,其它病毒性感冒沒有特效藥。當然中成藥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可以使用板藍根,安爾寧,藍芩口服液等藥物。意見建議:小孩病毒性感冒主要是對癥處理,有發熱采取退熱藥或物理降溫,多喝水,注意休息,密切觀察體溫即可。當然少數病毒性感冒會導致全身疾病,像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腦炎,如果持續高熱,精神狀態不好,特別有嘔吐、頭疼、胸悶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室間隔膜周部缺損能自愈嗎
病情分析:室間隔膜周部缺損有部分在2歲前能自愈,特別缺損比較小的<2cm。室間隔缺損屬于先天性心臟病,宮內發育異常所致。出生后心臟聽診可以聞及雜音,心臟彩超可以確診。意見建議:室間隔缺損,特別膜周部缺損,2歲前自愈的可能性大。小孩一般體質比較差,一定要加強護理,盡量減少小孩患肺炎,避免反復發作導致肺動脈高壓,影響愈合。定期復查心臟彩超,一般每6月復查。
小兒高燒39.5度怎么辦
病情分析:小孩高熱39.5攝氏度,立即給予布洛芬混懸液或對乙酰氨基酚退熱,配合物理降溫,像溫水擦浴,退熱貼等。密切觀察體溫,40分鐘復查體溫。同時多喂水,進食易消化,有營養食物。意見建議:小孩高熱(體溫39攝氏度以上),一定要及時給予退熱藥處理。小孩發熱原因很多,如果持續高熱,精神狀態不好,有頻繁嘔吐,嗜睡等,一定要及時就醫。
寶寶發燒39.4手腳冰涼怎么辦
病情分析:小孩發熱39.4手腳冰涼,是高熱導致末梢循環不良,立即給予退熱藥,布洛芬混懸液或撲熱息痛,給予松開衣領,適當脫去衣服,溫水擦浴等物理降溫,40分鐘后復查體溫。意見建議:當小孩體溫超過38.5攝氏度,給予退熱藥,物理降溫,密切觀察體溫變化。小孩發熱原因很多,如果小孩持續高熱,特別是一般情況不太好,應及時去醫院看看。
寶寶發燒出現驚跳反應是什么原因
病情分析:小孩發熱出現驚跳,主要是神經發育未完善或神經系統感染所致。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年齡在1歲以內,高熱是偶爾出現驚跳,其它情況還好,建議觀察。當然小孩高熱時持出現驚跳,可能出現驚厥。如果1歲以上,頻繁出現驚跳,或還有肢體抖動抽搐等,一定要警惕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意見建議:小孩發熱出現驚跳反應,可能是正常的,但是一定要結合小孩年齡,驚挑反應頻繁程度,有無其它神經系統表現,排外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所以要及時就醫。
新生兒黃疸入腦癥狀
病情分析:新生兒黃疸導致膽紅素腦病,早期表現無臨床特異性,嗜睡,反應差,不吃奶等,后出現抽搐,角弓反張,發熱等。膽紅素腦病預后很差,可能導致腦癱,核黃疸四聯癥。意見建議:如果出生后24小時出現的黃疸,胎齡小的早產兒黃疸,膽紅素指數超過20mg/dl等,出現膽紅素腦病可能性很大。家長對新生兒黃疸一定密切觀察,定期就診,讓醫生根據皮膚黃染情況,結合皮測膽紅素,血清膽紅素等檢查判斷黃疸情況。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關于我們 ICP備案號:京ICP備170748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201335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23-0016
Copyright ? 2015-2025 北京圓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