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三級甲等
吉安市婦幼保健院(吉安市兒童醫院)
掃碼可直接手機咨詢我粉絲29人
一個小皰皰會是手足口病嗎?
病情分析:一個小皰皰不一定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會引起孩子長水皰,但一些其它情況也會長水皰,常見的比如水痘,部分孩子被蚊蟲叮咬也會出現這種小皰皰。而且手足口病引起的水皰主要長在手、足、口腔及臀部等部位。意見建議:當孩子長了水皰,需要密切監測孩子其他部位是否有同樣的癥狀,皰疹出現的部位自己時間,以及是否伴有瘙癢、發熱等等。來進一步明確診斷并進行治療。不可盲目治療,如果是水痘,應避免使用激素。
手足口病有多大的危害呢?
病情分析:手足口病對孩子的危害輕重不一,輕癥的手足口病可以完全治愈,不會有任何傷害,而重癥的手足口病會危及到孩子生命,導致死亡。手足口病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性疾病,孩子感染手足口病之后,病情有輕重不一。意見建議:手足口病的治療主要是對癥處理。比如退熱,局部抗感染的,如果出現腦炎,孩子會出現高熱、抽搐,神志不清,需要給予甘露醇降顱壓,靜注人免疫球蛋白抗炎等等,嚴重的需要使用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
疑似手足口病看什么科
病情分析:疑似手足口病,應該看兒科,如果確診為手足口病,應該到定點醫院兒科進行治療。手足口病是屬于兒科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可以由20多種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現為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現皮疹,或者皰疹,伴或不伴發熱,嚴重的會出現抽搐,神志不清,甚至危及生命。意見建議:手足口病的治療主要是對癥,如果有發熱可退熱治療,如果口腔有皰疹影響進食,可以用開喉劍噴霧劑、康復新液等局部抗感染治療,嚴重的手足口病會引起病毒性腦炎,可以使用甘露醇降顱壓、靜注人免疫球蛋白調節免疫等治療。
發燒膝關節疼什么原因
病情分析:孩子發燒膝蓋疼常見的原因包括風濕熱,幼年特發性關節炎,過敏性紫癜等等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疾病有各自的其他的一些癥狀表現,比如過敏性紫癜,孩子會出現雙下肢對稱分布的皮膚紫癜。而風濕熱的孩子會累及到心臟,引起心臟炎。意見建議:出現發燒關節痛較重,可以先進行退熱等對癥處理,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根據孩子的其他癥狀進一步明確診斷并治療。
發燒全身疼是什么原因
病情分析:發燒全身疼的原因包括敗血癥,流行性感冒等感染性疾病,也包括白血病等非感染性疾病。引起孩子發燒,全身疼的原因特別多,需要根據孩子其他的癥狀以及相關的輔助檢查,來進一步明確診斷。比如敗血癥的孩子,除了發燒全身疼,也會出現c反應蛋白高、PCT高,血培養陽性等等。意見建議:孩子發燒全身疼,首先需要退熱等對癥處理,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進一步明確診斷,根據不同的疾病,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黃疸沒太陽曬怎么辦
病情分析:黃疸沒有曬太陽,可以根據黃疸具體的值以及孩子具體的情況,選擇口服藥物或者藍光退黃。曬太陽雖然有一定的退黃的效果,但并不是黃膽退黃的主要方式,孩子退黃主要可以通過口服茵梔黃口服液、苯巴比妥等藥物治療,也可以通過藍光退黃,嚴重的可以通過換血、輸出白蛋白等進行治療。意見建議:如果孩子有黃疸,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根據孩子黃疸值,來判斷孩子退黃的方式,生理性的黃疸不需要特殊的處理,大部分孩子可以自行消退,而病理性黃疸,除了退黃,同時也需要積極的尋找病因,針對原發疾病治療。
黃疸多少是正常值
病情分析:通常認為足月兒小于221微摩每升、早產兒小于256微摩每升是生理性的正常值,但這個值不是絕對的,孩子黃疸值是否正常,需要根據孩子是否存在高危因素以及出生后的小時齡及新生兒不同的胎齡來決定,同時也需要根據孩子黃疸值上升的速度,以及持續的時間,來進一步判斷是否是正常的。意見建議:如果孩子出現黃疸,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讓專業的醫生來判斷來是否需要治療以及如何治療,以防延誤孩子病情。
怎么治療黃疸
病情分析:治療黃疸可以通過口服藥物,藍光退黃以及輸出白蛋白,嚴重的換血等方式進行治療。根據黃疸的程度以及引起黃疸的病因不同,選擇合適的退行的方式。 引起黃疸的原因包括感染,各種溶血性疾病,各種酶缺乏性疾病,母乳性黃疸等等。意見建議:在積極退黃的同時,也要進一步尋找引起孩子黃疸的原因,針對原發疾病治療,有利于黃疸消退,也防止黃疸反復。
寶寶感冒流鼻涕咳嗽支氣管炎怎么辦?
病情分析:小孩出現這些癥狀,主要是對癥治療,流涕嚴重的話可以吃小兒氨酚黃那敏或者小兒解感顆粒,咳嗽嚴重的話可以吃肺力咳,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等等進行止咳治療。小孩子氣管炎,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也可以由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等感染導致。意見建議:病毒感染主要是對癥支持治療,如果細菌感染,除了對癥支持治療,也需要抗生素抗感染治療,支原體的話則選用阿奇霉素抗感染。
發燒后咳嗽厲害怎么辦
病情分析:咳嗽厲害,可以吃肺力咳、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氨溴特羅口服液,或者愈酚噴托異丙嗪顆粒等等進行止咳治療,根據孩子咳嗽是否有痰選擇合適的止咳的藥物。發熱咳嗽,其實孩子有呼吸道的感染,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也可以由細菌、支原體等感染導致。意見建議:除了退熱、止咳等對癥治療,也需要抗感染治療。如果是病毒感染,早期可以用利巴韋林等抗病毒,如果是細菌感染,可以選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如果是支原體感染,可以選用阿奇霉素。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關于我們 ICP備案號:京ICP備170748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201335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23-0016
Copyright ? 2015-2025 北京圓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