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三級甲等
南華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掃碼可直接手機咨詢我粉絲1444人
診斷肺氣腫的金標準是什么
病情分析:肺氣腫的診斷金標準是肺功能檢查。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和肺活量比值FEV1/FVC<70%,RV/TL<40%可以診斷為肺氣腫。意見建議:治療上主要是戒煙,平時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不要受涼感冒,適當的運動,增加機體免疫力。如果合并了感染就要積極的抗感染治療,以免病情發展。
感冒可以吃雞爪嗎
病情分析:感冒可以吃雞爪,雞爪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和鈣,可以軟化血管和美容。但是建議烹飪的方法是清蒸,不能吃鹵雞爪、泡椒雞爪和麻辣雞爪等油膩刺激性的食品。感冒期間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比較弱,所以吃雞爪不要吃得太多,適量即可。意見建議:感冒期間,建議清淡飲食,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多喝水,注意休息,不要吸煙、喝酒、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
感冒頭疼是怎么回事
病情分析:頭痛是感冒的一個癥狀。感冒一般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產生的外周炎癥性物質導致血管擴張,從而引起頭痛的癥狀。發熱患者因為發熱導致血流量增加引發頭痛。還有一部分是因為感冒導致精神緊張,出現腦血管痙攣,從而導致頭痛。少部分是因為感冒導致了顱內感染而引起頭痛。意見建議:感冒發燒患者,如果出現頭痛,需要盡快服用解熱鎮痛藥物,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導致顱內感染。建議多喝熱水,注意休息,清淡飲食。
胃病會引起心悸心慌嗎
病情分析:部分胃病患者會導致心慌心悸。導致心慌的胃病有:一、胃神經官能癥。這類人群一般是心理因素導致的,可能同時會合并焦慮抑郁。可以通過調節植物神經功能和抗焦慮抑郁治療緩解。二、胃食管反流病。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會導致心慌、胸悶、心悸。這類人群通過制酸護胃、抗反流治療緩解。意見建議:建議低鹽低脂清淡飲食,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品,少吃飲料和垃圾食品。不要吸煙喝酒熬夜。
感冒后心慌乏力怎么辦
病情分析:感冒一般是病毒感染,一般會出現頭痛、發熱、乏力、心慌等癥狀。如果是發熱導致的心慌乏力,建議臥床休息,多喝熱水,服用退熱以及解熱抗病毒的藥物。可以服用布洛芬退熱,并口服抗病毒口服液抗病毒治療。如果是因為病毒性心肌炎導致心慌乏力,需要去醫院住院,營養心肌、抗心律失常以及抗病毒治療。意見建議:一旦出現感冒癥狀,建議及早就醫,避免導致心肌損傷。同時建議在家休息、多喝熱水、保證充足的睡眠。出門一定要戴口罩。
感冒會不會引起心慌
病情分析:部分感冒患者會導致心慌。感冒一般是病毒感染,有些患者會出現發熱,體溫升高會導致心跳加速,從而引起心慌的癥狀。還有一部分患者,病毒侵犯心肌,導致病毒性心肌炎,出現心慌、胸悶,乏力等癥狀。意見建議:感冒患者一旦出現心慌,建議去醫院做心電圖、心肌酶檢查,需要排除心律失常和病毒性心肌炎。如果是發燒導致的心動過速,通過降溫處理之后,病情會緩解。建議多喝水。
感冒了能艾灸嗎
病情分析:感冒可以做艾灸,并且通過艾灸,機體很容易康復,這也是中醫的一種綠色療法。艾灸可以運行氣血、疏通經絡、扶正祛邪。一般選取足三里、大椎穴、風池穴等穴位做艾灸,最佳時間是上午,艾灸的時長10~15分鐘。意見建議:做艾灸一定要選對穴位,并且需要距離皮膚2~3厘米,以皮膚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不要燙傷皮膚。晚上不建議做艾灸。
感冒可以吃冷飲嗎
病情分析:感冒不可以喝冷飲,建議喝溫開水。一般感冒是體表受到風寒導致的,如果喝冷飲,會導致癥狀越來越嚴重,加重病情,不利于機體康復。并且在感冒期間,胃腸道的功能比較弱,喝冷飲容易導致腹痛、腹瀉。意見建議:感冒患者需要調整飲食結構,建議多喝溫開水,低鹽、低脂、清淡飲食,多吃新鮮的蔬菜,避免油膩、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平時建議多去戶外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感冒會引起吐嗎
病情分析:感冒有可能會引起嘔吐。部分患者臨床表現為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腹脹等癥狀,在臨床上稱為胃腸型感冒。一般是病毒侵犯胃腸道引起的。意見建議:感冒嘔吐患者,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比較差,所以需要調整飲食結構,建議清淡飲食,不要吃生冷以及油炸食品,多喝熱水。嘔吐比較嚴重的患者,可以應用止吐藥物治療,可以應用多潘立酮、胃復安等藥物。
病毒感冒發燒怎么辦
病情分析:病毒感冒患者如果出現發燒,需要退熱、補液治療。體溫在37.3℃到38.5℃之間,可以通過多喝熱水,以及物理降溫退熱治療。體溫超過38.5℃,需要服用解熱、鎮痛的藥物,例如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酚等藥物。意見建議:發燒期間,一定不要去外面吹冷風,需要多喝熱水,在家臥床休息,洗熱水澡。并且建議去醫院看發熱門診,做血常規、胸片以及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需要排除新冠病毒感染。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關于我們 ICP備案號:京ICP備170748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201335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23-0016
Copyright ? 2015-2025 北京圓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