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三級甲等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
掃碼可直接手機咨詢我粉絲29人
尿道下裂需要恢復多久
病情分析:尿道下裂是尿道開口位置異常的先天性發育畸形,臨床上根據尿道口的開口位置分型,位置不同,采用的手術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還需要進行分期手術。意見建議:輕型的尿道下裂一般進行尿道修復術就可以,一般一個月左右恢復正常。嚴重的需要進行分期手術,兩次手術間隔時間在半年,如果手術后有嚴重的并發癥,還要針對其并發癥進行治療,恢復的時間就會比原來的長,所以要根據個人的情況,病情的輕重和是否有并發癥等具體分析。
新生兒有眼屎怎么回事
病情分析:新生兒有眼屎和護理不當或眼部的疾病有關。意見建議:新生兒有眼屎,常見的原因有室溫過高或新生兒穿得過多,喂養不當導致孩子肝火胃火旺盛等都可能導致新生兒上火,出現眼屎新生兒有角膜炎,結膜炎,淚囊炎等都有可能導致有眼屎,應當結合情況具體分析,加強護理和喂養,如有疾病及時治療。
尿道下裂術后陰莖處的裂口怎么護理
病情分析:尿道下裂術后的護理主要是預防感染,促進傷口早日愈合。意見建議:尿道下裂術后陰莖處的裂口,應當每次排尿后進行鹽水沖洗,碘伏消毒,防止感染,也可以采用鹽水坐浴的方式,注意觀察裂口的局部情況,是否有紅腫,充血或分泌物增多等,注意防止傷口擠壓或摩擦,加強個人的護理,注意增加營養,促進傷口的愈合。
江中小兒腹瀉貼貼多久
病情分析:一般江中小兒腹瀉貼貼48小時,對腹痛,腹脹,腹瀉和消化不良等有輔助的治療作用。臍部皮膚破損及有炎癥者忌用。意見建議:一般江中小兒腹瀉貼需要配合藥物進行治療,根據病情所用的藥物一般有醒脾養兒顆粒,蒙脫石散、健胃消食片等,同時也要注意小兒的護理注意防風保暖,飲食要清淡,容易消化。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為什么小兒腎綜老復發
病情分析:小兒腎病綜合征簡稱腎病是由于腎小球濾過膜的屏障作用受損而出現的一組臨床癥候群,多是由于病毒細菌和過敏,自身免疫或繼發于其他疾病。意見建議:小兒腎病綜合征老復發與感染、過敏、預防接種、激素服用不規則、勞累、精神緊張因素有關,絕大部分是感染相關的反復,如感冒、腹瀉引起,但是疲勞、精神緊張和飲食不能控制導致的復發也不少,所以應當在這些方面,多加注意。
小兒患有腎病怎么治療
病情分析:小兒腎病的治療,要根據原發病 ,病理類型進行相關的治療。意見建議:治療方法有一般治療,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細胞毒藥物治療,其他治療和中藥治療。一般治療急性期注意臥床休息,避免劇烈活動,腎功能不全者,要注意低蛋白飲食,注意鈣鋅和水溶維生素的補充,腎病活動期,注意抗凝和利尿的治療。腎上腺皮質激素是治療小兒腎病的首選藥物,根據病情可以采取短程療法,中程療法和遠程療法,難治性腎病采用沖擊療法。中藥對后期腎病的調理作用很重要。
小兒腎病什么癥狀表現
病情分析:小兒腎病有原發性,繼發性和先天性,以原發性多見,由于腎小球濾過膜的屏障作用受損,而出現的一組臨床癥候群。意見建議:小兒腎病的臨床表現水腫,蛋白尿,高血壓,低蛋白血癥,高膽固醇血癥,腎功能不全為主要臨床表現,水腫一般從眼瞼開始,逐漸到顏面,發展到全身,血壓可正常,也可偏高,單純性腎病多表現為水腫,少尿,腎炎腎病,多是蛋白尿,血尿,合并高血壓,腎功能不全等。
哪些食物小兒哮喘不能吃
病情分析:小兒哮喘是一種表現反復發作性咳嗽,喘鳴和呼吸困難,并伴有氣道高反應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感染因素,過敏原等有關。意見建議:患有小兒哮喘的孩子,避免吃導致小兒哮喘發作的食物和誘發含有哮喘發作的物質的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不吃海鮮和有發性作用的食物。
新生兒從鼻子嗆奶怎么回事
病情分析:新生兒從鼻子嗆奶與喂養不當和生理發育特點有一定的關系。意見建議:新生兒的胃呈水平狀,胃內容量相對較少,賁門括約肌發育不完善,而幽門括約肌發育良好,新生兒食管壁肌肉和彈力纖維發育不全,都是導致新生兒容易嗆奶的原因,如果護理不當,奶嘴過大,喂奶過快,過飽,喂奶時孩子哭鬧,沒有及時的豎起拍背,排除胃內的氣體,也是容易嗆奶的。
小兒癲癇病要怎么治療
病情分析:小兒癲癇一般采取藥物治療和非藥物進行治療。意見建議:小兒癲癇治療的目的是控制癲癇的發作,提高孩子的生活質量。大多數的癲癇是可以進行藥物治療的臨床上癲癇可以分為很多類型,所選擇的藥物也各不相同,總體上把握以最小的劑量,選擇副作用小,控制住癲癇的發作,如果一種藥物不能控制,可以考慮聯合用藥。非藥物治療,即外科手術治療,術前應行核磁共振、腦電圖、PET-CT等檢查確定病灶部位,隨后采取開顱手術切除癲癇灶,進而根治癲癇。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關于我們 ICP備案號:京ICP備170748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201335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23-0016
Copyright ? 2015-2025 北京圓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