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性病科|三級甲等
淮北市人民醫院
掃碼可直接手機咨詢我粉絲5662人
股癬是皮膚病嗎
股癬是皮膚病,股癬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常見的真菌性皮膚病,主要表現為腹股溝部位的紅斑丘疹,斑片脫屑,邊緣呈環狀,輕微隆起,邊界清楚,可以向外擴展,多見于肥胖,腹股溝部位潮濕出汗的患者。可以口服特比萘芬片,或伊曲康唑治療,外用奈替芬酮康唑軟膏,特比萘芬軟膏,咪康唑軟膏,克霉唑軟膏等藥物治療。
手癬是什么細菌
手癬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常見的真菌有紅色毛蘚菌,須癬毛癬菌等,而不是細菌感染,真菌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一般手部潮濕多汗的人群容易患手癬,手癬也可以是由足癬,甲癬,股癬等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傳染而來。
手指被凍傷怎么辦
凍瘡建議口服改善循環的藥物,比如維生素c,煙酰胺片,復方丹參片。外用海普林軟膏,喜療妥軟膏,維生素e軟膏,辣椒堿軟膏等藥物,最主要的是注意保暖,如果皮膚已經有破潰,可以加用抗生素類軟膏,如紅霉素,百多邦軟膏等。
手癬和濕疹是什么原因起的
手癬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淺部真菌性皮膚病,比如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等,手癬具有傳染性,可以與足癬,甲癬合并存在。濕疹屬于過敏反應性疾病,大多是由手部接觸的過敏原導致過敏,比如家庭主婦接觸洗衣粉,消毒液,洗潔精;工人接觸水泥,機油;兒童接觸沙土,毛絨玩具,塑料玩具等等。
足癬什么癥狀
足癬分為浸漬糜爛型、水皰型和角化增生型三種類型。浸漬糜爛型表現為多汗、瘙癢伴異味,在第四、五趾間的浸漬糜爛,有時可以繼發細菌感染。水皰型表現為瘙癢、水皰、膿皰,有時見裂隙,損害可由趾間區向周圍擴展,此型易繼發癬菌疹。角化增生型常見彌漫于整個足底側緣,增厚紅斑基礎上的片狀銀白色鱗屑,冬季常有皸裂。
足癬是什么引起的
足癬是真菌感染引起的淺部真菌性皮膚病,人群患病率高達30%到70%。其發病原因主要與環境因素,個體特征關系密切,氣候潮濕和足部多汗以及局部穿不透氣的鞋襪是足癬的重要易感因素。整體免疫力低下,如糖尿病、hiv感染等,是足癬的高危患者。足癬也可以由其他部位的真菌,比如手癬、股癬傳染而來。
真菌手癬怎么治療
手癬的治療對滲液明顯者先進行濕敷收干,若滲液減輕以及有糜爛浸漬者,可用雷弗奴爾或甲紫糊劑。無明顯糜爛只表現紅斑鱗屑或丘疹的可選用各種抗真菌藥膏,比如特比萘芬軟膏、萘替芬酮康唑軟膏等。角化增生型可加用魏氏膏、維a酸等角質剝脫劑加以封包。有繼發細菌感染者可以加用抗生素軟膏、百多邦或夫西地酸軟膏。
股癬用什么藥好
治療股癬可以選擇各類抗真菌藥物,包括唑類,丙烯胺類,環比酮胺類,阿莫羅芬類等均可以使用,劑型包括水劑,霜劑,凝膠,軟膏。比如特比萘芬軟膏,聯苯芐唑軟膏,咪康唑軟膏,益康挫軟膏,布替萘芬軟膏,奈替芬酮康唑軟膏等。對泛發性皮損可口服用藥,特比萘芬片或伊曲康唑膠囊。
股癬皰疹如何區分
股癬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損表現為紅色丘疹,水皰,形成鱗屑,紅斑,邊緣呈環狀或多環狀,邊界清楚,常伴有瘙癢。而單純皰疹屬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膚病,表現為紅斑基礎上成簇的水皰,皰壁清亮,易破,形成糜爛面,表面沒有鱗屑,一般不呈環形損害。
股癬的癥狀都有哪些?
股癬發生于大腿內側,腹股溝部位,初起為紅丘疹或小水皰,繼之形成鱗屑,然后再向周圍逐漸擴展,為邊緣隆起境界清楚的環形損害,在邊緣不斷向外擴展的同時,皮損中央趨于消退,形如古錢幣,故有人稱之為錢癬。股癬的下緣往往顯著,上緣并不清晰,陰囊受累少見,環形損害有時單發,有時則可呈多環形,可重疊,有不同程度的瘙癢。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關于我們 ICP備案號:京ICP備170748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201335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23-0016
Copyright ? 2015-2025 北京圓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