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內科|三級甲等
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
掃碼可直接手機咨詢我粉絲26人
夜尿多是尿毒癥嗎
病情分析:夜尿多不一定是尿毒癥。尿毒癥是指腎小球濾過率低于10毫升/分時,多伴有全身多系統功能的損害。夜尿多多見于小管功能損傷,可見于糖尿病腎病早期或高血壓腎損害等。意見建議:尿毒癥患者應注意低鹽低脂優質蛋白飲食,合并水腫或尿量減少時,應嚴格限制液體的攝入,避免進食高鉀及高磷食物,監測血壓、尿量等指標的變化,必要時給予腎臟替代治療。
尿毒癥是怎么患上的
病情分析:導致尿毒癥的原因比較多,常見的原發性因素主要是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間質病變。繼發性因素常見的有高血壓腎損害、糖尿病腎病、腎動脈狹窄、狼瘡性腎炎、骨髓瘤腎病等。意見建議:尿毒癥患者平時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感染等加重因素,注意低鹽低脂優質蛋白飲食,避免進食高鉀及高磷食物。可給予降壓、糾正貧血、糾正電解質紊亂等藥物對癥治療,必要時行腎臟替代治療。
腎b超能查尿毒癥嗎
病情分析:腎B超不一定能查出尿毒癥。當腎小球濾過率低于10毫升/分時診斷為尿毒癥,腎小球濾過率的計算與年齡、體重、性別、血肌酐水平及種族等有關。超聲僅能反映腎臟體積的大小、有無形態改變,無法診斷尿毒癥。意見建議:尿毒癥患者應注意低鹽低脂優質蛋白飲食,限制高鉀及高磷食物的攝入,定期監測腎功、電解質、血常規等指標的變化,必要時給予腎臟替代治療,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移植。
尿毒癥腎的癥狀有哪些癥狀
病情分析:尿毒癥患者出現腎臟方面的癥狀主要表現為尿液性狀異常和尿量異常。尿液性狀異常可表現為尿中泡沫增多或肉眼血尿。尿量異常多表現為尿量減少,甚至出現少尿或無尿,部分患者可出現夜尿增多,與小管功能異常有關。意見建議:尿毒癥患者平時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感染等加重因素,合并水腫時應嚴格限制液體的攝入,監測腎功、電解質、血常規等指標的變化,必要時給予腎臟替代治療。
女人腎病有哪些癥狀
病情分析:女性腎病患者在早期可表現為尿中泡沫增多,部分可伴有夜尿增多,或眼瞼及下肢水腫,發展至晚期可出現全身多系統功能受累的表現,如納差、惡心、頭暈、心悸、黑便、胸悶等癥狀,嚴重時可導致尿毒癥腦病,出現精神異常或昏迷等。意見建議:女性腎病患者平時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感染、應用腎損害藥物、妊娠等加重因素,注意低鹽低脂優質蛋白飲食,監測血壓、尿量,定期復查腎功能、電解質、尿常規、尿蛋白等指標。
腎病可以吃核桃嗎
病情分析:腎病患者可以吃核桃,但應適量。核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對心腦血管具有保護作用,但核桃含油脂及磷也相對較多,腎病患者合并腎功能損害時,應限制核桃的攝入量。意見建議:腎病患者平時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感染、應用腎損害藥物等加重因素,注意低鹽低脂優質蛋白飲食,合并水腫時,應限制液體的攝入,合并腎功能損害時,應限制高磷及高鉀食物的攝入。
腎病發燒了怎么辦
病情分析:腎病患者發熱應尋找病因,給予對癥治療。發熱可分為感染性發熱和非感染性發熱。感染性發熱可給予敏感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非感染性發熱常見于免疫性疾病或腫瘤,需根據病因給予對癥治療。意見建議:腎病患者平時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感染、應用腎損害藥物等加重因素,注意低鹽低脂優質蛋白飲食,合并腎功能損害時,應限制高磷及高鉀食物的攝入。
什么是膜性腎病一期
病情分析:膜性腎病一期是腎小球疾病的一種病理類型。膜性腎病一期時,腎穿刺活檢可見腎小球基底膜有電子致密物沉積,伴有基底膜的增厚。患者可表現為腎炎綜合征,也可表現為腎病綜合征,部分需應用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進行治療。意見建議:膜性腎病一期的患者應注意低鹽低脂優質蛋白飲食,適當運動,預防血栓形成,避免勞累、感染、應用腎損害藥物等加重因素。
膜性腎病能吃番茄嗎
病情分析:膜性腎病可以吃番茄。膜性腎病主張低鹽低脂優質蛋白飲食,可以適當進食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番茄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對機體有益,膜性腎病患者可適當進食。意見建議:膜性腎病患者平時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感染等加重因素。合并水腫時,應嚴格限制液體的攝入,并給予利尿藥物進行治療,部分患者需要用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進行治療,治療過程中應注意預防血栓栓塞、感染等并發癥。
腎小球腎炎不能吃哪些東西
病情分析:腎小球腎炎患者不能吃高鈉高脂食物。高鈉食物主要是指含鹽量較多的食物,如咸菜、腌肉以及加工的肉食類等,高脂食物主要是指肥肉、蛋黃等。合并腎功能損害時,還應避免進食貝類、動物內臟等含磷較多的食物。意見建議:腎小球腎炎患者平時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感染、應用腎損害藥物等加重因素,定期進行尿常規、尿蛋白、腎功、電解質等指標的檢測。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關于我們 ICP備案號:京ICP備170748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201335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23-0016
Copyright ? 2015-2025 北京圓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