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免疫科|三級甲等
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
掃碼可直接手機咨詢我粉絲98人
強直性脊柱炎晚期怎么治療
病情分析:強直性脊柱炎晚期患者會出現髖關節融合、股骨頭壞死或者駝背畸形,對于有明顯生活功能障礙的患者,需要通過手術的方法來糾正,比如髖關節置換術等等,但是手術風險比較大。有些患者晚期會出現臟器的損害,比如眼睛、肺臟等,要針對臟器受損進行相應的治療。意見建議:強直性脊柱炎晚期的患者,在運動鍛煉時一定要掌握好鍛煉強度和鍛煉方式,避免出現骨折或者運動損傷。已經形成的骨贅,如果出現骨折會有明顯的疼痛。
強直性脊柱炎能干活嗎
病情分析: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在病情穩定期是可以干活的,可以從事一些輕體力勞動,盡量避免負重太大的勞動,或者比較費體力的勞動。適當的干活對改善患者的關節功能有一定的幫助。還可以增強體質、增加肺活量,提高生活質量。意見建議:強直性脊柱炎和其他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大多數患者是難以根本治愈的,只有早發現、早治療,堅持治療,適當鍛煉,才能有效改善預后,防止關節畸形。
怎么會得強直性脊柱炎
病情分析: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生與多種原因相關,比如遺傳基因,目前認為HLA-B27基因與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生有很強的相關性。強直性脊柱炎可能是患者在遺傳背景下,當出現感染或腸道菌群紊亂時,體內免疫功能紊亂,導致的發病。意見建議: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而言,運動的重要性不亞于藥物治療,患者越運動越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因為運動可以緩解癥狀,防止脊柱和關節殘疾,提高生活質量。
HLAB27陽性就是強直性脊柱炎嗎
病情分析:HLA-B27陽性并不一定就是強直性脊脊柱炎。 HLA-B27陽性的人群,大約有20%的人會發展為強直性脊柱炎。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生除了與基因有關系之外,還與腸道菌群紊亂、感染等多種因素相關。意見建議:合理的治療能夠有效避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晚期并發癥的出現。早期患者通過合理的物理鍛煉和藥物治療,可以有效預防生活質量和機體功能的下降,避免殘疾的發生。
痛風一天喝多少水合適
病情分析:痛風患者一天飲水量要在2000~3000毫升左右,如果出汗量比較多,要適當增加飲水量,以保證尿量。由于尿酸大部分是通過尿液排出體外的,所以通過多飲水能夠增加尿量,促進尿酸的排出。對于患者來說,最好的飲品是白開水,也可以喝清淡的茶水、蘇打水,要避免喝果汁、碳酸飲料等飲品。意見建議:促進尿酸結石形成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尿酸濃度過高,另一個是酸性尿。通過飲用蘇打水或服用小蘇打片堿化尿液,有助于幫助尿酸排泄。
痛風的人為什么不能吃香菇
病情分析:痛風的人是可以吃香菇的,其他的菌類也都可以適當吃。對痛風患者來說各種新鮮的蔬菜基本都是可以吃的,即便有些蔬菜嘌呤含量比較高,但是并不會造成體內血尿酸水平的波動,不會導致痛風的反復發作。意見建議:提倡均衡飲食,限制每天總熱量攝入,以低嘌呤飲食為主,是痛風患者的飲食治療原則。平時要多飲水,維持尿量在2000毫升左右。
痛風在飲食上應該注意些什么
病情分析:痛風在飲食上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吃嘌呤含量高的食品,比如動物內臟、濃肉湯、火鍋、扇貝等貝類、沙丁魚等,不要飲酒,不要飲用可樂、橙汁等含果糖高的飲料。鼓勵患者在日常飲食中多吃新鮮蔬菜,比如菠菜、黃瓜等,適量吃豆類及豆制品。意見建議:降尿酸的措施有飲食控制、減重、適量運動等非藥物措施,以及降尿酸藥等藥物措施。對痛風患者來說,降尿酸藥仍是控制尿酸最有效的措施,患者要堅持用藥,定期復診。
引起痛風的因素有哪些
病情分析:比較常見的引起痛風的因素,包括遺傳因素、感染、外傷手術、過度勞累、暴飲暴食、大量飲酒、走路過多或者穿不舒適的鞋、服用影響尿酸排泄的藥物,比如小劑量阿司匹林等。痛風患者在平時要注意避免上述因素,以避免痛風的反復發作。意見建議:多飲水可以增加尿量,促進尿酸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建議飲水量每天在2000~3000毫升左右,可以飲用白開水、牛奶及乳制品。
喝茶能不能治痛風
病情分析:喝茶是不能夠治療痛風的。治療痛風要應用藥物治療和飲食治療相結合的方法,在藥物治療方面,要根據患者血尿酸水平,選擇別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馬隆等降尿酸藥物控制血尿酸水平,同時患者要嚴格低嘌呤飲食,盡量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攝入。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具體藥品使用請結合自身情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藥。意見建議:預防痛風發作,核心是使尿酸水平達標。控制飲食可以降低尿酸水平,但是單靠控制飲食來實現血尿酸水平達標是非常困難的,所以要堅持用藥。
多喝水對痛風有好處么
病情分析:多喝水對痛風是有好處的。我們鼓勵痛風的患者,不管是在病情急性發作期,還是在平時都要多飲水,最好是多飲用白開水,每天的飲水量要在2000~3000毫升左右,如果是出汗量比較多,要適當增加飲水量。意見建議:要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可能的減少藥物用量,所以痛風的患者要盡可能通過飲食來降低尿酸的水平,盡管不能停藥,但是可以盡量降低藥物的用量。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關于我們 ICP備案號:京ICP備170748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201335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23-0016
Copyright ? 2015-2025 北京圓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