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10個月的寶寶左腿髖關節發育不良
2020-06-24 2131次
病情描述:
10個月的寶寶左腿髖關節發育不良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寶寶髖關節發育不良能自愈嗎一般來說,髖關節發育不良,因為頭臼的匹配是不好的,不是一個正常的匹配關系,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任由它自己去發育肯定是不能自愈的。對于程度輕的,可能到二、三十歲,甚至四十歲以后才會出現癥狀。但是對于發育明顯異常的髖關節發育不良,很早就會出現癥狀,比如雙下肢的明顯的不等長、走路跛行,甚至出現行走的疼痛。所以,如果懷疑存在髖關節發育不良,要盡早到醫院進行診斷和治療。01:06
-
什么是髖關節發育不良髖關節是由股骨頭和髖臼組成的。正常來說,關節的結構是非常穩定的,而且就是說髖臼對股骨頭的覆蓋,也是非常好的。但是有很多病人從生下來,就會出現覆蓋的異常,就是帽子蓋不住頭,有可能比如個頭大、帽子小。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帽子戴歪了。這種情況下,股骨頭就不在髖臼的正常的結構里面,會出現關節的異常負重,甚至會出現半脫位,甚至會出現完全脫位的。這種情況,從大概二十幾歲開始會隨著軟骨的磨損,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癥狀,包括比如疼痛、跛行、雙下肢不等長等等。現在對于髖關節發育不良,預防越來越早,比如新生出來的嬰兒,可以做B超,甚至比如通過自己在家觀察,臀紋是否對稱,剛開始走路的時候,走路的步態是否對稱,來做簡單的判斷。01:48
-
寶寶髖關節發育不良癥狀如果寶寶髖關節活動時發出咔噠的聲音,說明可能寶寶的雙側股骨頭從骨盆的關節窩里滑進或滑出,這稱為臨床髖關節不穩定。如果一側腿看起來比另一側稍短,一側大腿或臀部可能有多余的皮膚褶皺,給寶寶更換尿布時,家長可能會發現一遍的髖關節不如另一邊伸展的開,在極少數的情況下,家長可能在寶寶開始走路時才會注意到,他是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或者脫位,表現為走路時有點瘸,還可能用患病一側的腳趾著地走路,如果家長注意到寶寶出現以上的任何問題,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檢查治療。語音時長 1:22”
-
女寶寶髖關節發育不良髖關發育不良是先天性或嬰兒,以及兒童期發育性髖關節結構異常的統稱,包括髖臼發育不良脫位以及半脫位,早期癥狀有臀紋不對稱、大腿紋路不對稱等,目前該病的病因還不明確,可能與臀位分娩,關節松弛,家族史等有關。小兒髖關發育不良的診斷,可根據腿紋不對稱等體格檢查,結核、x線、b超檢查結果診斷,建議找小兒骨科的專科醫生,拍標準的骨盆正位和蛙式側位片進行評估,以防出現誤判和過多的治療。髖臼發育不良分為半脫位與全脫位兩種情況,因此具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半脫位三歲以內患兒需繼續觀察,髖臼指數越來越小則逐漸正常,髖臼指數無任何好轉,則須借助外展支具,甚至手術治療,全脫位必須進行手術治療。語音時長 1:35”
-
髖關節發育不良癥狀髖關節發育不良較為明顯的癥狀為:其中一側腿看起來比另一側腿要短一些,其中一側大腿或臀部可能存在多余的皮膚褶皺,大腿紋不對稱,一側髖關節內收等現象。進行檢查身體時可能會發現其中一邊的髖關節不如另一邊的伸展自如。常見日常可見現象為:下肢不等長或跛行以及走路姿勢呈鴨步。髖關節發育不良通常常見治療方案為:使
-
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治療髖關節發育不良是兒童骨科最常見的髖關節疾病,發病率在百分之一左右,女孩的發病率約男孩的6倍,雙側約占35%,左側約為右側的兩倍。髖骨發育不良包括髖關節脫位、半脫位和髖臼發育不良。單側脫位患者早期會出現大腿紋、臀紋不對稱的情況,也會出現下肢不等長,活動不對稱的情況。雙側髖關節脫位的患兒有跛步和鴨步的形
-
髖關節發育不良可有片子
-
髖關節發育不良有沒有做相關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