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腹腔積液,吃飯大便也正常,是什么原因
2020-06-14 1461次
病情描述:
腹腔積液,吃飯大便也正常,是什么原因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胸腔積液是什么原因造成胸腔積液的原因有很多,以下就來具體說說常見的幾點:1、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肺結核多有全身中毒癥狀,如午后低熱、乏力、盜汗、體重減輕、失眠、心悸等,可伴有咯血癥狀,或為首發癥狀,查血結核抗體陽性,X線檢查示病灶多在雙肺上葉,密度不均,多態性、多灶性、多鈣化、少有結節聚集,可有空洞或肺內播散,痰中可找到結核菌。2、心衰引起的胸腔積液:大多見于左室功能衰竭患者中,一般有心衰的癥狀和體征,如進行性的勞力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周圍性水腫、頸靜脈怒張、雙肺羅音或奔馬律,心衰癥狀改善后,胸腔積液大多能自行消退。3、低蛋白血癥引起的胸腔積液:血清白蛋白較低,胸腔積液性質多為漏出液。4、惡性胸腔積液:除原發性胸膜間皮瘤發生惡性胸腔積液外,多數由肺癌、乳腺癌及其他部位的腫瘤轉移所致,多數病人無發熱,會出現胸悶、氣短、乏力、消瘦,病程進展快,胸腔積液多成血性,此時要做檢查明確診斷。5、淋巴瘤:常見發熱、消瘦、貧血,胸膜受累可出現胸腔積液,胸內淋巴結多為單側或雙側不對稱腫大,常累及縱隔淋巴結。淋巴結及骨髓穿刺有助診斷。02:27
-
吃飯心口疼是什么原因平時說的心口大部分指的是劍突下、上腹部這一片區域。吃飯以后心口疼大部分屬于胃腸道疾病比如慢性胃炎,在飯后容易出現疼痛,胃潰瘍在飯后也容易疼痛,十二指腸潰瘍在空腹時容易出現疼痛,這個時候要詳細詢問病史,做必要的檢查。如果病人平時經常反酸、燒心、腹脹,進食后疼痛,大部分都是胃部疾病,應該做上消化道造影或者做胃鏡檢查。第二是膽囊疾病,有些膽囊炎、膽結石,也可以出現上腹部不適,進食后加重。第三應該考慮有沒有心臟病,部分心臟病如心絞痛、心肌梗塞,也可以出現上腹部疼痛。老百姓說的心口疼一般都是進食后加重,尤其是飽食后或者運動后加重,休息后緩解,含硝酸甘油有效,像這樣病人應該做心臟方面檢查,比如說做心臟超聲、做冠脈CT,必要的時候做冠脈造影進行檢查鑒別。01:56
-
腹腔積液是什么原因在臨床上,引起腹腔積液的原因很多種,常見的原因有以下這些原因:1,就是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2,就是血流動力學改變和門靜脈高壓。3,就是肝臟淋巴液外漏及回流受阻。4,腎臟的血流動力學改變。5,就是水鈉潴留。6,激素的代謝紊亂。7,內毒素血癥。8,腹膜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9,腹腔臟器穿孔破裂等。以上這原因導致的腹腔積液,那么常見的疾病,那么有以下這些:1,就是心血管的疾病,比如慢性充血性的心力衰竭,心包炎,慢性縮窄性心包炎,門靜脈血栓形成。2,是肝臟的疾病,比方說肝硬化,肝癌,病毒性肝炎等。3,腹膜的疾病,比方說有腹膜炎和腹膜的腫瘤,腹膜的轉移癌這些疾病等等。4,腎臟的疾病。5,就是營養障礙性的疾病,比方說就是營養差這些情況。6,腹腔脹氣的惡性淋巴瘤,甲狀腺功能減退,還有膽汁性腹水,都可以造成腹腔內的積液。在發現發現腹腔積液之后,要進一步的對病人進行檢查,以了解腹腔積液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的,以便進行了解腹腔積液的病因,對癥進行治療。語音時長 02:04”
-
吃飯正常但是大便很少是什么原因吃飯正常但是大便很少往往見于胃腸功能紊亂或者是胃腸的功能減退,建議平常注意清淡飲食,細嚼慢咽,注意保暖,減少冰激凌等食物的攝入,適當喝溫開水,每天可以適當按揉腹部,每次按揉半小時,一天按揉兩次,能夠促進腸蠕動,促進排便。可以適當的使用曲美布丁等藥物改善腸蠕動的情況,也可以服用四聯活菌片或者是雙歧桿菌三聯活菌片來調節腸道菌群,或許能夠改善癥狀,必要的時候可以到醫院里做腸鏡檢查,明確一下是否存在著腸道的腫瘤等疾病。語音時長 01:09”
-
吃飯正常大便量很少是什么原因吃飯正常大便量很少可能是胃腸功能紊亂、腸道菌群紊亂、胃腸道疾病等原因。1、胃腸功能紊亂:如胃腸功能紊亂引起的胃腸蠕動功能減退,大便在腸道內滯留時間較長,糞便中水分被重新吸收,導致大便干結,可能出現吃飯正常大便量很少的情況。2、腸道菌群紊亂:如腸道內有益菌減少、有害菌增多,導致腸道菌群紊亂,食物在腸道
-
吃飯正常大便量很少是什么原因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飯量正常,但卻發現大便量明顯減少,這背后可能隱藏著多種原因。本文將從醫學角度,為您詳細解析這一現象,并提供相應的應對措施。大便量少可能與個體的生理因素有關。部分人的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較強,能夠高效吸收食物中的營養和水分,
-
體檢報告說有腹腔積液,是什么原因需要去普外科進一步檢查
-
懷孕腹腔出血是什么原因你好,有去過醫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