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膽總管末端,粘膜慢性炎伴糜爛,腺上皮反應
2020-06-02 1120次
病情描述:
膽總管末端,粘膜慢性炎伴糜爛,腺上皮反應性非典型性增生。是否必須要手術?保守治療可以嗎?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膽總管囊腫是什么膽總管囊腫,這是一個先天性疾病,所以我們醫學上一般稱之為先天性膽總管囊腫。那么正常來講,就是在胚胎時期,膽管形成過程中,膽管的三層外膜,中間有層肌層,還有和內膜。這三層組織中的肌層沒有發育或者發育不良,所以這個膽管可能就兩層,一個外膜,一個黏膜,一個外膜是漿膜。那么缺少了中間的肌層,再加上膽管內每天有大量的液體,其保證一定的液體壓力,在反復的這種強力地膽管內液體壓力的作用下,這個膽管會擴張。正常的膽管只有六到八毫米,但是這個膽總管擴張了,它可能擴張到一公分兩公分甚至更多。那么這種情況下,我們臨床上影像學上看,就相當于一個膽管的一個囊腫,我們稱之為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它跟先天形成是有關的,一般這種情況診斷之后,還是建議盡早手術。因為這種情況,這種先天性膽總管囊腫是有可能惡變的。01:35
-
膽總管阻塞原因膽總管是連著肝臟和腸管的,那每天從膽總管里,大概就是說要有八百到一千毫升,一千毫升膽汁流到腸道里去。那么膽總管一般來講,最常見的兩種情況,一種是結石,結石造成膽管的阻塞。結石可能是由膽囊的結石,掉到膽總管里,也有可能膽總管里自己長出來的,無論是原發的或繼發的這種膽總管結石,它造成膽管的阻塞,那就病人就會有發燒、黃疸這種癥狀。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說,膽道的上皮,或者膽道周圍的,比如組織最常見的,比如胰腺組織,它的惡變,或者是炎性的增厚造成膽管狹窄,它表現的造成這種情況,往往是一種,就是說慢性進行性的,我們臨床上叫無痛性黃疸進行性加重,就是膽管壁是一點一點增厚,狹窄的病人的黃疸會越來越厲害。但是一般沒有這種全身的炎癥、發燒、腹痛,這種炎癥表現沒有,所以對于有急性炎癥的反應的黃疸,往往是因為膽管下端結石造成的,對于無痛性的黃疸,往往是膽道的腫瘤造成的,或者外壓造成的。01:45
-
膽總管阻塞膽總管阻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結石。十二指腸乳頭腫瘤、膽管癌或胰頭癌(統稱壺腹癌)也會導致膽管梗阻。膽管結石是膽總管梗阻重要原因,其梗阻的主要癥狀就是腹痛,多為絞痛,是陣發性發作或持續性,并陣發性加重向右肩背部放射性疼痛。膽總管囊腫即膽總管的囊樣擴張。其遠端常伴狹窄或不完全梗阻。膽總管阻塞無法手術根治的患者常行膽道內支架或外引流術,這類患者常有食欲不振,手術后可以適量的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來調養。平時的生活中要注意飲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也不要吃過于油膩的食物,可以適量的少吃蔬菜和水果。語音時長 01:19”
-
膽總管囊腫膽總管囊腫又稱膽總管擴張癥是小兒常見膽道畸形為先天性疾病。膽總管囊腫病因有三種:第一種是先天性膽總管壁薄弱,包括發育不全性、憩室、先天性張力低下。第二種是膽總管遠端梗阻,包括膽總管先天性狹窄,膽管上皮持續性阻塞括約肌部位神經肌肉不協調。第三種是胰膽管合流異常胰液反流人膽總管,胰酶被膽汁激活,引起膽總管炎癥和壓力增高,進而引起膽總管擴張。膽管囊腫常與10歲前兒童期發病,以腹痛、黃疸、嘔吐、發熱、腹部包塊為主要臨床表現。膽總管囊腫宜將膽管囊腫切除,如果囊腫壁與其后方的肝門靜脈黏連嚴重切除困難時,也可將后壁殘留,但必須將囊腫剝除。語音時長 01:30”
-
宮頸粘膜慢性炎伴鱗狀上皮增生怎么治療宮頸粘膜慢性炎伴鱗狀上皮增生屬于慢性宮頸炎的病理表現,可以通過做好私處衛生、外用洗液、外用陰道栓劑、口服藥物、微波理療等方法治療。一旦身體出現不適后,需要及時就醫治療,避免延誤治療時間,加重病情。1、做好私處衛生:如果患者在平時有著不潔的性生活或者不注意個人衛生,會導致炎癥侵襲宮頸黏膜,使局部黏膜的
-
膽總管粒膜腺上皮呈重度異型增生嚴重嗎?膽總管粒膜腺上皮呈重度異型增生是比較嚴重。重度異型增生是指在累及上皮2/3以上的細胞出現增生活躍,同時還伴有異型性,屬于癌前病變。若膽總管粒膜腺上皮呈重度異型增生,則此時無法逆轉成正常細胞,是比較嚴重的,患者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手術治療。
-
宮頸3.6.9.12點粘膜慢性炎伴糜爛,你好,建議宮頸環切治療
-
幽門腺樣胃粘膜組織呈中度慢性炎伴糜爛,重糜爛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