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有高血壓,頭皮有脹痛
2020-02-19 955次
病情描述:
有高血壓,頭皮有脹痛吃什么藥好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高血壓有哪些誤區高血壓的患者,往往存在很多的誤區,首先有些高血壓的患者,是根據自己有沒有癥狀,來決定吃不吃藥,他說我沒有癥狀就不用吃藥,很多人就是這樣的想法。其實高血壓對人體各個臟器的損傷,不是根據你有沒有癥狀,而是根據你血壓的高低,所以說即使你沒有癥狀,高血壓對臟器也是有損傷的,也是需要吃藥的。還有就是有些人,覺得吃了藥血壓正常,就可以停藥了,這也是錯誤的。如果在吃藥的情況下,血壓降到正常的是藥的作用,停了藥以后血壓還會上去,所以說不能隨便停藥。還有的人吃了藥就不監測了,這也是不對的,吃藥以后還要經常監測,看藥物合適不合適。還有看別人吃藥,自己也吃什么藥,其實每個人吃什么藥,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都是個體化的,不能看別人吃什么藥,自己也吃什么藥,要讓醫生來幫你判斷。01:25
-
高血壓癥狀有哪些高血壓的患者的癥狀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都不一樣。有的患者血壓升到快200毫米汞柱了,沒有任何的感覺,非常的危險。而有的患者他的血壓升到130/140,就有明顯的頭暈、頭疼,不適的癥狀了,必須把血壓要降下來。所以每個人的感覺不一樣,但是絕大多數的高血壓患者,他們的癥狀主要就是頭暈、頭發蒙、后腦勺或者是后脖頸子脹痛、太陽穴脹痛、眼睛發脹、發澀、耳鳴,有的患者也出現了睡眠的障礙。還有些患者直接因為鼻出血來醫院耳鼻喉科就診,一查是高血壓。當然還有少數的患者直接到醫院就是因為腦出血、偏癱,這是最嚴重的并發癥了。所以高血壓的患者,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不能根據有沒有癥狀來決定我們吃不吃藥,要不要進行高血壓的管理。我們不管有沒有癥狀,都要經常監測自己的血壓,正規的服用藥物治療。01:50
-
高血壓頭暈脹痛這種情況考慮是勞累,休息不當引起的腦血管痙攣,高血壓引起頭部不適的情況,一般都是建議服用維生素b12,谷維素營養植物神經,尼莫地平擴張腦血管,一般也可以服用。在飲食方面一定要營養均衡,多吃蔬菜,還有就是多參加戶外的運動,平時最好是低鹽、低脂的飲食,多喝水,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也要多吃一些水果蔬菜,菠菜、海帶、芹菜、木耳、蘑菇、豆制品,這些都能補充大量的維生素和纖維素,也能促進腸蠕動和排泄,平時還要早睡早起,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語音時長 1:15”
-
高血壓會頭皮發麻首先針對高血壓在診斷明確之后一定要長期規律地口服藥物來進行治療,盡量使血壓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如果血壓長期得不到控制,很容易出現嚴重的并發癥,比如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腦梗塞、腦出血、視網膜病變、腎動脈硬化和尿毒癥的出現,頭皮發麻那可能是腦中風前兆的一個表現。所以我們要有所警惕,切不可麻痹大意,針對頭皮發麻、嘴發麻以及四肢的肢體發麻的情況,一定要盡早的就診于醫院進行檢查,首先測量血壓、血脂的水平,如果伴有明顯升高的話一定要進行控制,另外需要做頭顱的核磁檢查,看有沒有近期腦梗塞的發生。語音時長 1:16”
-
頭脹痛是高血壓嗎有很多疾病都會出現頭脹痛的表現,高血壓是其中之一,下面講一下哪些原因可以導致頭脹痛:第一、顱腦感染或身體其他系統急性感染疾病,會出現頭脹痛,例如腦膜炎、腦膜腦炎、腦炎、腦膿腫、膿內寄生蟲感染等;急性感染,如流行性感冒肺炎,肺炎出現的發熱,都會出現頭脹痛;血管病變,如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出血、腦血栓形成
-
高血壓有危險嗎高血壓是有危險的,如果確診為高血壓之后,不能進行積極的治療,可能會引起血壓的波動過大,而引起很多高血壓并發癥的發生。得了高血壓之后要進行積極的治療,長期高血壓的人,心臟的血管容易發生病變,所以很容易得冠心病等心臟病。嚴重的冠心病可以使人變成,喪失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的殘疾人,甚至會造成死亡的現象。長期
-
高血壓心臟有時隱隱脹痛建議到醫院行心電圖檢查。必要時行運動平板。如果確診冠心病,及時按冠心病治療。
-
高血壓有什么反應高血壓是一類,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表現的心血管臨床綜合征。 有部分患者沒有任何癥狀,但是卻已經發生了無癥狀的其他疾病,也就是通常說的靶器官損害,所以高血壓又被稱為無聲的殺手。 高血壓的典型癥狀包括頭痛,疲倦不安,心律失常以及心悸耳鳴。當高血壓發生危象,常常血壓大于等于180/120,患者可發生卒中,視物模糊,意識喪失,心肌梗死,腎功能損害,主動脈夾層等。 不同亞型的高血壓有其特殊的癥狀,妊娠高血壓,常由妊娠誘發,主要癥狀為蛋白尿,水腫,嚴重者可發生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嬰幼兒的高血壓,可表現為煩躁,過于興奮,夜間尖聲哭叫,生長發育遲緩。 更年期高血壓,可表現為腰膝酸軟,四肢浮腫。 頸源性的高血壓表現為頸肩部的疼痛,上肢麻木不適。 腎性高血壓可出現腰背或腹腹部的疼痛,那其他可能伴發的癥狀,包括眼底的出血,面部潮紅,眩暈等等。 因此,建議40歲以上的正常人群最好要監測自己的血壓,可以通過家庭自測血壓或24小時動態血,明確自己的血壓情況。如果發現血壓高,還要及時就醫,由專科的醫生來綜合判斷,制定治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