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主動脈分離,醫學上指的是主動脈夾層,這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它發生在主動脈管壁內膜出現破口,血液由此進入主動脈中層,導致中層與內膜分離,形成夾層血腫,該血腫可能會逐漸延伸并剝離主動脈的內膜和中膜。
急性主動脈分離的典型癥狀是突發性的劇烈疼痛,通常位于胸前區,且可能隨著病情發展放射至腹部、背部甚至全身。此外,患者還可能出現面色蒼白、出汗以及暈厥或休克等癥狀。
主動脈夾層常由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因素引起。高血壓會使主動脈壁長期承受過高壓力,動脈硬化則會導致血管壁變脆,這些都增加了內膜撕裂的風險。
在治療方面,藥物如阿司匹林腸溶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等,可用于抑制血栓形成,阻止夾層繼續擴張。若疼痛嚴重,可考慮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對乙酰氨基酚片等藥物緩解疼痛。然而,這些藥物都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除了藥物治療,患者還可能需要外科手術治療,特別是對于斯坦福A型夾層,通常需要開胸手術進行血管替換或修復。
急性主動脈分離是一種緊急情況,及時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控制血壓、血脂,避免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一旦出現疑似癥狀,應立即就醫,以確保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