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度是評估肝臟健康狀態的重要指標,其數值能反映肝臟纖維化的程度。當肝硬度達到22kPa時,通常意味著肝臟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纖維化,這是肝硬化的一個標志。然而,僅憑肝硬度值22kPa,并不能直接判定肝硬化是處于早期還是中期。
肝硬化的分期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肝性腦病、腹水、總膽紅素、白蛋白濃度及凝血酶原時間等五個主要指標。這些指標的不同狀態會被分為三個層次進行計分,最終通過總分來判斷肝硬化的分期。早期肝硬化(即代償期)患者往往癥狀和體征不明顯,確診主要依賴肝穿刺活檢;而中晚期(即失代償期)則可能出現明顯的出血傾向、腹水、脾大、黃疸等癥狀。
在治療方面,肝硬化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病毒藥物,如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這些藥物有助于抑制病毒復制,減輕肝臟損害。同時,復方甘草酸苷、雙環醇等護肝藥物也被廣泛應用,能夠保護肝細胞,促進肝功能恢復。
除了藥物治療,肝硬化患者還應注意日常生活的調整,包括保持合理的飲食、避免過度勞累、戒煙限酒等。此外,定期接受醫生的檢查和治療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