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度22kPa,一般不作為分期參考標準,無法判定是早期還是中期。
肝臟硬度通常用于輔助診斷肝臟是否存在纖維化、肝硬化。肝臟硬度是通過肝臟彩超檢查得出的結(jié)果,通過手持探頭的抖動和對肝臟的加壓,測量肝臟的相對彈性,得出具體數(shù)值。正常人群肝臟硬度正常值大致在2.6-6.2kPa,7.0-8.5kPa一般提示輕度纖維化,≥8.5為顯著肝臟纖維化,數(shù)值越高則表示肝硬化的風險越高。
肝硬化分級標準是將患者5個指標(肝性腦病、腹水、總膽紅素、白蛋白濃度及凝血酶原時間)的不同狀態(tài)分為三個層次,分別記以1分,2分和3分,并將5個指標計分進行相加,早期≤6分,中期7~9分,晚期≥10分。
早期就是代償期,患者癥狀和體征不明顯、檢查無異常,確診主要依據(jù)肝穿刺活檢,若有假小葉形成,即可確診。中晚期是失代償期,會出現(xiàn)身體各部位出血傾向如牙齦、鼻出血,腹水、脾大、黃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