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患者趴著和躺著相比,趴著比較好,一旦患有痔瘡后,還需要及時配合醫生治療。
痔瘡是臨床上常見的肛腸疾病,發病原因與不良的排便習慣以及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患病之后會出現痔核脫出,并伴隨著便血、排便困難的癥狀。不建議痔瘡患者長期躺著,因為躺著時會壓迫到脫出的痔核,容易加重疼痛癥狀。而趴著時有助于減輕痔瘡部位的淤血,可以有效的緩解疼痛癥狀,所以兩者相比,趴著比較好。
患有痔瘡后,需要定期使用溫水坐浴的方法進行改善,能夠減輕局部的炎癥反應,可以促進水腫的消退。患有痔瘡后,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九華痔瘡栓、麝香痔瘡栓、醋酸氯己定痔瘡栓等藥物治療,能夠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對于病情嚴重的患者,可以通過痔切除術治療。
在治療疾病期間應保持肛門部位的清潔,戒煙戒酒,清淡飲食,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有利于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