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接診了一位52歲的患者,他因為持續性肝區疼痛和黃疸被送到了醫院。經過一系列檢查,包括CT掃描和肝臟穿刺活檢,最終被診斷為肝內膽管癌。面對這個診斷,患者和他的家人充滿了困惑和擔憂。于是,我向他們詳細解釋了肝內膽管癌的性質以及治療方案。
肝內膽管癌,是原發性肝癌的一種,起源于肝內膽管上皮細胞,主要表現為惡心不適、腹痛、盜汗、黃疸和無力。
早期患者,如果腫瘤較小且位置相對孤立,手術往往是首選。通過精細的手術操作,盡可能完整地切除腫瘤及其周圍的病變組織,以期達到根治的目的。手術后的康復和護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定期復查,及時發現并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
中晚期患者,采用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手段。放療可以利用放射線殺滅腫瘤細胞,縮小腫瘤體積。化療則通過藥物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擴散。這些治療方法雖然無法完全治愈疾病,但可以有效地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質量。
同時我提醒肝內膽管癌患者要注意以下幾點:
1、飲食禁忌:避免攝入過多的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如豬肝、牛肝、肥肉、炸雞等,減少酒精攝入,以減輕肝臟負擔,降低疾病惡化風險。
2、活動與休息::每天進行30分鐘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或水中運動。確保每晚至少7-8小時的高質量睡眠,避免勞累。
肝內膽管癌患者還需注意定期隨訪,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防范并發癥的發生,并在疾病康復期間,堅持適度的鍛煉以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