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小球濾過膜由三層關鍵結構組成,分別是內皮細胞層、基底膜層以及上皮細胞層。這三部分相互依存,共同構建了腎小球的濾過屏障,對維持腎臟的正常功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內皮細胞層:內皮細胞層是腎小球濾過膜的第一道防線,由附著在腎小球基底膜內的扁平細胞組成。這些細胞上有小孔,具有一層極薄的隔膜,其表面蛋白帶負電荷,能有效阻止血漿中帶負電荷的蛋白濾過。
2、基底膜層:基底膜層位于內皮細胞層和上皮細胞層之間,是控制濾過分子大小的主要部分。它由膠原和蛋白聚糖原纖維細絲構成,具有較強的通透性,可以濾過大量的水分和小溶質。
3、上皮細胞層:即足細胞層,是腎小球濾過膜的最后一道屏障。足細胞通過足突附著在基底膜上,形成濾過裂孔,可以允許腎小球濾液通過,但同時對血漿蛋白的濾過起排斥作用。
當腎小球濾過膜受到損傷時,患者可能出現蛋白尿等癥狀。針對這種情況,醫生會根據具體原因選擇適當的藥物進行治療。例如,對于急性腎損傷導致的濾過率下降,可以使用呋塞米片、拖拉塞米片等藥物來提高腎小球的濾過率;而對于慢性腎損傷,非布司他片、碳酸氫鈉片等藥物可能更為適用。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注意控制飲食,保持水電解質平衡,以配合藥物治療,促進腎臟功能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