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臨床上稱為細菌性痢疾,便血是腸道內出的血,由于痢疾是由于大腸桿菌感染所致,此時腸道內黏膜就會出現受損的癥狀,就會導致患者出現膿血便的情況。
細菌性痢疾通常是由于志賀菌感染引起,患者通常會因為食用被志賀菌污染的食物、飲用被污染的水,與細菌性痢疾患者,帶菌者或者是其生活用品密切接觸等途徑被感染引起,另外受涼、過度勞累、精神緊張、進食生冷食物、暴飲暴食等,都會導致疾病的發生,患者通常會出現發熱、腹痛、腹瀉、排黏液膿血便、里急后重等癥狀,當患者出現發熱、反復腹痛、腹瀉、大便中帶有膿血的癥狀時,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阿奇霉素分散片、頭孢呋辛酯片等藥物治療。
在治療期間患者應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胡椒粉、生蒜等,不利于疾病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