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性損傷臨床被稱為壓力性潰瘍,水泡即水皰。壓力性潰瘍二期水皰可通過一般治療、局部用藥、口服藥物等方法進行處理。
1、一般治療:
壓力性潰瘍是指由于局部皮膚長期受壓力、摩擦力等因素所影響,導致血液循環不暢,使皮膚和皮下組織缺乏營養,從而出現水皰、潰瘍、壞死等表現,對于二期水皰患者需頻繁更換體位、姿勢,有助于減輕已經形成的局部潰瘍,還可預防壓力性潰瘍的發展,避免導致病情加重。
2、局部用藥:
如果水皰的面積較大,內容物較多,無法被機體自行吸收,則需使用醫用器具將其挑破,并配合醫生局部涂抹碘伏進行消毒,或者使用紅霉素軟膏、鹽酸金霉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等抗生素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
3、口服藥物:
如果出現劇烈的疼痛感,還可遵醫囑服用布洛芬緩釋片、吲哚美辛膠囊、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等藥物緩解,若感染較嚴重,還需聯合口服頭孢克肟膠囊、阿莫西林分散片、青霉素V鉀片等藥物共同治療。
除上述較為常用的處理方法外,必要時還可進行手術治療,具體的處理方法以及用藥,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不可私自盲目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