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變化比較復雜,治療也比較困難,首先是病因治療,原則是在休克未糾正前著重治療休克,同時治療感染。在休克糾正后則應著重治療感染。其具體的措施有:
一、補充血容量,此類病人休克的治療首先以輸入平衡鹽溶液為主,配合適當的膠體液血漿或全血,恢復足夠的循環血量。
二、控制感染,主要措施是應用抗菌藥物和處理原發感染灶,對病原菌尚未確定的病人可根據臨床判斷,盡可能的致病菌中應用抗生素或選用廣譜抗菌素,已知致病菌種時則應選用敏感而較窄譜的抗菌藥,引發感染病灶的存在是發生休克的主要原因,應及早處理才能糾正休克和鞏固療效。
三 糾正酸堿平衡,感染性休克的病人常伴有嚴重的酸中毒,發生較早且及時糾正,一般在糾正補充血容量的同時,經另一靜脈通路滴注5%碳酸氫鈉二百毫升,并根據動脈血氣分析結果,再做補充。
四、心血管藥物的應用,用普通血容量糾正酸中毒而休克會見好轉時,應采用血管擴張藥物治療,感染性休克使心功能常受損害,改善心功能,可給與強心利尿藥。
五、皮質激素治療,糖皮質激素能抑制多種炎癥介質的釋放和穩定溶酶體膜緩解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但應用限于早期用量也大,維持不易超過48小時,否則有發生急性胃黏膜損害和免疫抑制等嚴重并發癥的危險。
六、其他治療包括營養支持對并發等以慢性血管內凝血,重要器官功能障礙的處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