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際關系中的排他性:表現為嫉賢妒能,排他贊己,只能自已取勝,不許他人成功,嫉妒心理的惡性發展,便會產生攻擊行為,如嫉妒別人貌美而毀其容、嫉妒別人成功而毀其譽等。
(2)態度上的逆向性:沒有嫉妒心的人,對真、善、美的事物,總是表現出贊譽的態度,因羨慕而效法,而嫉妒心強者則相反,越發表現出厭惡、憤怒和不能容忍的態度。
(3)對象上的廣泛性:一般地說,嫉妒的對象沒有固定性。不管關系遠近、是否對其構成直接威脅,他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流露出嫉妒和不滿。
(4)表現形式上的多樣性:嫉妒心理的表現形式有多種多樣,如貶低嫉妒對象的優點和長處;蓄意尋找其缺點毛病,吹毛求疵,渲染夸大;制造流言蜚語,造謠中傷,誣告陷害,打擊報復,甚至產生暴力性的侵犯行為。
除此之外,有些嫉妒心理的表現具有隱蔽性,不輕易表露出來,也不愿意承認嫉妒心理是構成自己行為的動機,更不愿意讓嫉妒對象察覺出自己是嫉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