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偏高說明是過多攝入高蛋白食物、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糖尿病腎病等原因引起,需要就醫治療。
1、過多攝入高蛋白食物:
如果長期過量攝入高蛋白的食物,如雞肉、魚肉、雞蛋等,會導致體內的蛋白質含量有所增高,無法被身體完全吸收。一般減少攝入量后可自行恢復,無需特殊治療。
2、腎小球腎炎:
考慮與遺傳、感染等因素有關,典型癥狀有血尿、蛋白尿、身體水腫等,并且會導致腎小球濾過率下降,造成蛋白質透過濾過屏障,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引起蛋白質含量偏高?;颊咝枰襻t囑服用氫氯噻嗪片、環磷酰胺片、醋酸潑尼松片等藥物治療。
3、腎盂腎炎:
主要是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癥狀表現為寒戰、發熱、腰痛等,隨著疾病的發展,會導致血漿白蛋白自由基膜濾過產生蛋白質,引起偏高。患者可以遵醫囑服用青霉素V鉀片、頭孢氨芐膠囊、頭孢克肟膠囊等藥物治療。
4、系統性紅斑狼瘡:
通常是遺傳以及自身免疫系統損傷引起,會出現厭食、體重下降、身體疲倦等癥狀,并且會影響自身免疫系統,導致蛋白質長期堆積在體內,造成升高?;颊咝枰襻t囑服用甲氨蝶呤片、醋酸地塞米松片、甲潑尼龍片等藥物治療。
5、糖尿病腎?。?/h3>
主要是糖尿病造成的腎臟病變,中晚期可出現蛋白尿以及血壓升高,還會導致腎臟負荷過重,腎小球以及腎小管功能持續下降,使血液中的蛋白透過腎小球到達尿液中,引起含量增高?;颊呖梢宰駨尼t囑服用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格列吡嗪片、格列喹酮片等藥物治療。
治療期間需要加強運動鍛煉,如慢跑、跳躍、爬樓梯等,能夠加快身體新陳代謝的速度,促進蛋白質排泄,有利于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