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病程診斷標準通常包括臨床癥狀、內鏡下形態學變化、病理組織學檢查等。
1、臨床癥狀:慢性胃炎患者病情較輕時會出現惡心、反酸、食欲不振等癥狀。當發生了慢性胃炎,可能會出現胃痛、上腹不適、嘔血、黑便等癥狀。
2、內鏡下形態學變化:如果是發生了淺表性胃炎,在胃黏膜上會出現比較集中的紅斑,類似麻疹樣變化,胃黏膜較平坦或出現隆起狀的物質。如果是出現了萎縮性胃炎,會看到胃黏膜變薄。糜爛性胃炎會在胃黏膜部位出現糜爛面,甚至有出血的癥狀,且糜爛的面積較廣泛。
3、病理組織學檢查:病理組織學檢查是在胃黏膜部位采取病變組織,送往實驗室進行分析,通常會出現炎癥、萎縮、異型增生等變化,從而分析患者的病程。
除上述常見方法外,還包括血清學檢查、X線鋇餐檢查、血常規檢查、幽門螺桿菌檢查等,都有助于病情的診斷及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