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筋膜炎和強直性脊柱炎雖均表現為背部疼痛與活動受限,但兩者在病因、臨床表現、治療方法上存在顯著差異。
背部筋膜炎主要由背部肌肉或筋膜的炎癥引起,常因過度勞累、寒冷潮濕或肌肉拉傷等導致,屬無菌性炎癥。其癥狀以背部疼痛為主,多為酸痛、脹痛,晨起時明顯,活動后減輕,傍晚可能加重,且常伴有肌肉僵硬感,在特定區域可摸到壓痛點。治療上以休息為主,輔以熱敷、推拿等非藥物治療,必要時可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如雙氯芬酸鈉以消炎止痛。
強直性脊柱炎則為慢性炎癥性關節疾病,病因未完全明確,但與遺傳、免疫等因素有關。其首發癥狀通常為下腰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動后減輕,隨病情發展,可出現關節活動受限、脊柱畸形等,疼痛還可能放射至臀部、下肢,伴全身癥狀如低熱、疲勞。治療更為復雜,除生活管理、運動鍛煉外,還需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免疫抑制劑如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等藥物控制病情,嚴重時需手術治療。
總之,背部筋膜炎與強直性脊柱炎在發病機理、癥狀表現及治療手段上均有不同,患者應準確識別,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