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崴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腳踝扭傷,是一種常見的運動損傷。在急性期,即扭傷后的48小時內(nèi),是不建議揉捏受傷部位的。這是因為揉捏可能會加重局部的出血、腫脹和炎癥反應,不利于傷情的恢復。
腳踝扭傷后,局部血管可能會破裂出血,形成血腫。此時如果進行揉捏,會擠壓血管,導致出血更多,血腫擴大,增加疼痛和腫脹的程度。
扭傷后局部組織會產(chǎn)生炎癥反應,這是身體自然的防御機制。揉捏會刺激炎癥區(qū)域,可能使炎癥擴散,延緩愈合過程。
正確的做法是,在扭傷后立即進行冷敷,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傷部位,每次敷15-20分鐘,每隔幾分鐘要檢查一下皮膚的狀況,以防凍傷。冷敷可以幫助止血、減輕腫脹和緩解疼痛。
如果48小時后癥狀沒有明顯改善,或者出現(xiàn)嚴重的疼痛、腫脹、無法負重等情況,應立即就醫(yī)。醫(yī)生可能會推薦使用非處方藥物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抗炎藥來緩解疼痛和消炎,或者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開具處方藥物如可待因等更強效的止痛藥。但需注意,任何藥物的使用都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不當用藥帶來的風險。
總之,腳踝扭傷后不宜揉捏,而應采取冷敷、適當藥物治療來促進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