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在臨床中是指發熱,晚上發熱白天不發熱考慮是室內溫度過高、藥物因素、消化不良、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原因,應根據不同原因做針對性處理,身體出現異常癥狀,應及時就醫。
1、室內溫度過高:
晚上室內溫度過高或者蓋的被褥較厚,則會使體溫出現一定的上升,容易出現晚上體溫比白天體溫升高的情況。針對此種情況,可以多喝一些水,適當開窗通風,避免室內溫度過高,可使癥狀得到緩解。
2、藥物因素:
如果服用退熱藥的時間是在白天,由于藥物的持續作用,白天的體溫不會出現升高的情況,到了晚上,藥效已經發揮完畢,此時體溫會再度升高,引起發熱的癥狀。體溫輕度上升可以通過溫水擦拭的方法降低體溫,如果體溫發熱到38.5℃以上,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對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片、尼美舒利顆粒等藥物進行治療。
3、消化不良:
如果在晚上吃了過多油膩的食物,比如肥肉、肥腸、炸雞等,則會引起胃部消化和吸收食物的功能下降,導致消化不良,食物積滯在胃部引起體溫升高。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大山楂丸、健胃消食片、多潘立酮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4、上呼吸道感染:
如果上呼吸道發生感染,則細菌或病毒會對人體造成侵犯,產生并釋放內源性致熱物質,導致體溫調節點上移,引起發熱的癥狀,晚上出門時受到冷空氣的刺激,會使發熱的癥狀加重。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復方氨酚烷胺膠囊、板藍根顆粒、感冒清熱顆粒等藥物進行治療。
5、肺炎:
晚上平躺時分泌物在呼吸道內堆積,對呼吸道造成刺激,炎性因子對肺部組織的刺激也會更加嚴重,所以相比于白天時,咳嗽、咳痰、發熱等癥狀會加重。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注射用青霉素鈉、注射用阿奇霉素等藥物進行治療。
患者在患病期間應注意喝水,多休息,及時添加衣物,避免身體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