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是指發熱,5歲寶寶白天不發熱晚上發熱可能是用藥不當、病毒性感冒、急性胃腸炎、支氣管炎、肺結核等原因引起,需要及時就醫。
1、用藥不當:
如果寶寶出現身體不適后,沒有按照正確的劑量和療程用藥,會因為晚上藥效減弱而導致病情無法得到控制,此時會導致體溫升高。需要遵從醫囑正確用藥,不可以擅自調整,還可以使用毛巾蘸取溫水后擦拭寶寶的額頭、腋下、腹股溝等部位,能夠幫助體溫下降。
2、病毒性感冒:
該疾病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患病后會因為病毒在上呼吸道大量繁殖而出現咳嗽、流鼻涕、打噴嚏等癥狀,而寶寶在晚上時,身體代謝速度會有所減慢,此時可能會導致體溫調節中樞異常后出現發熱。可以遵從醫囑服用蒲地藍消炎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等藥物治療,能夠控制病情的發展,但是要足量、足療程用藥。
3、急性胃腸炎:
如果寶寶在晚上吃飯時沒有注意飲食衛生,可能會導致細菌侵入胃腸道而引發炎癥反應,出現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還會影響體溫調節中樞而出現發熱。此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阿莫西林顆粒、蒙脫石散、羅紅霉素顆粒等藥物治療,能夠幫助病情恢復,并且要及時補充水分,多給寶寶喝一些溫水,避免出現脫水的現象。
4、支氣管炎:
此疾病可能是細菌感染、粉塵刺激導致,患病后會出現咳嗽、咳痰等癥狀,若晚上睡覺時沒有注意身體保暖,還會因為寒冷刺激而導致病情加重,此時會引起發熱。可以遵醫囑服用頭孢克肟顆粒、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顆粒、阿奇霉素顆粒等藥物治療,并且要保持室內溫度適宜,也可以使用冷毛巾冷敷在額頭部位,能夠使體溫逐漸下降。
5、肺結核:
該疾病是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患病后會出現咳嗽、咳痰、身體乏力、多汗等癥狀,還會使體內能量被過度消耗,導致體溫調節中樞發生異常,此時會出現晚上發熱,白天體溫正常的現象。可以遵醫囑服用異煙肼片、利福平片、吡嗪酰胺片等藥物治療,并且要保證營養攝入均衡,補充身體所消耗的能量。
家長在平時要注意寶寶的護理,避免進行劇烈的運動,也不可以讓寶寶過度挑食或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