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水腫一般常在活動后加重。
心源性水腫是指由于心功能不全引起體循環靜脈淤血,使機體組織間隙有過多的液體積聚而引發的水腫,主要是右心衰導致,還可見于其他心臟病,如急性滲出性心包炎、縮窄性心包炎、心包積液或積血、心肌或心內膜纖維組織增生及心肌硬化等。
心源性水腫患者首先身體下垂部位出現水腫,能起床活動者,最早出現于足踝部、脛骨前,行走活動后加重,休息后減輕或消失;經常臥床者骶尾部水腫最明顯,顏面部一般不腫;常在下午出現或加重,夜間休息后減輕或消失;長期水腫使水腫區域的組織、細胞營養不良,對感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皮膚潰瘍和繼發性感染,且傷口不易愈合。
心源性水腫首先需要控制癥狀、減輕水鈉潴留,如在醫生指導下口服地高辛片、氫氯噻嗪片等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