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紊亂一般是不會引起精神病的,內分泌紊亂有可能導致情緒、心情上出現問題,但一般是不會引起精神病的。
精神病可能與遺傳、神經環路與神經發育異常等生物學因素有關,同時還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是生物-心理-社會交互作用的結果。可能是長時間情緒過于低落、長時間思考一件事情或情感方面的事情所導致。
精神病患者早期會出現性格改變,比如原來熱情合群的人突然變得對人冷淡,與人疏遠、寡言少語等;早期的情緒變化常表現為情緒高漲,趾高氣揚,管閑事說大話,夸夸其談,做事有始無終或情緒低落,愁眉不展,唉聲嘆氣等,對通常能享受樂趣的活動喪失興趣和愉快感。有的人還會表現為奇怪動作和行為動作增多,呆板重復,不能工作和料理家務等。神經癥癥狀常表現為頭痛、失眠、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癔癥樣表現等。
對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療,由于個體差異大,用藥不存在絕對的最好、最快、最有效,應在醫生指導下充分結合個人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藥物。盡管精神藥物不能治愈精神病,但通常可以顯著改善癥狀。藥物治療聯合心理治療、物理治療及康復治療等的組合使用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