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外耳道炎的癥狀表現為耳朵癢、流出水樣分泌物、聽力下降等,建議患者及時去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進行治療。
霉菌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以及鼓膜感染霉菌而導致的慢性炎癥,可能是由于患者不良的挖耳習慣將定植在其他部位的霉菌帶入外耳道內,當外耳道進水或者積存分泌物、長期用抗生素滴耳液的情況下,容易受到霉菌的感染,常見的致病菌包括白色念珠菌等,通常會以耳內發癢為主要癥狀,有時候會有奇癢的感覺,可伴有耳內悶脹感,當霉菌侵及鼓膜側可出現耳鳴和聽力障礙。如果合并細菌感染時,通常會導致患者出現外耳道流膿、疼痛等,如果不及時治療導致病情加重,會合并聽力減退,眩暈等。建議患者及時就醫,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通過制霉菌素片、克霉唑片、醋酸潑尼松片等藥物治療,若經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時,可以通過清創術清除肉芽、壞死組織膿腫等。
由于霉菌性外耳道炎比較頑固,治療起來比較困難,而且也容易復發,因此一旦診斷為霉菌性外耳道炎,需要引起重視,及時配合醫生治療,以免耽誤病情,造成聽力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