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外耳道炎一般不可以自愈,如果不及時治療,還會對生活造成影響,建議積極治療。
霉菌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以及鼓膜感染霉菌而導致的慢性炎癥,正常情況下,霉菌存在于體表其他部位,不會致病,但是當患者在挖耳朵后會將霉菌帶入到外耳道內引發感染,導致疾病的發生,患者通常會以耳內發癢為主要表現,還會伴有耳內悶脹感,當霉菌侵及鼓膜時容易出現耳鳴和聽力障礙,如果合并細菌感染時,可能會出現外耳道流膿、疼痛等癥。由于霉菌性外耳道炎比較頑固,治療比較困難,通常不會自愈,如果不及時治療,還會造成聽力下降、眩暈等,嚴重時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需要引起重視,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通過克霉唑軟膏、克霉唑片、醋酸潑尼松片等藥物治療,如果患者病情嚴重,通過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時,可以行清創術清除肉芽、壞死組織、膿液等,促進疾病恢復。
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還需要避免過度用耳,促進機體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