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受損在臨床上一般指的是肝損傷,肝損傷可能是由于外傷、感染等原因導致,患者患病后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肝損傷是指各種因素作用于肝臟,導致肝細胞死亡、肝功能異常等,常見原因為外傷、感染、肝毒性物質、自身免疫因素等。如果肝損傷的情況比較輕,患者一般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如果肝損傷的情況比較嚴重,患者通常會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血壓下降、上腹不適、食欲減退、厭油膩飲食以及惡心嘔吐等癥狀,部分患者還可能會伴有發熱、皮膚損害、肌肉關節痛等表現。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誘發感染、肝硬化、肝癌以及多系統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等并發癥。
患者患病后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保肝的藥物,比如水飛薊素片、雙環醇片等藥物治療。對于肝損傷嚴重的患者,也可以通過手術的方式來進行治療,比如肝臟清創縫合術、肝動脈結扎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