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治療的目的,是恢復心臟正常的節律性搏動和控制合理的心室率,防止中風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房顫的治療主要分為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抗心律失常治療,抗心律失常的藥物,如陣發性房顫在房顫發作時,可選用減慢心室率的藥物,也可以用復律藥物。另外,持續性房顫,治療主要包括復律和長期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藥物預防復發,如胺碘酮;減慢心室率的藥物有美托洛爾,西地蘭,地高辛等;永久性房顫是不可能恢復竇性心律的一種房顫,治療上應該以減慢心室率和抗凝治療為主。
抗凝治療,對于CHADS2評分大于和等于2分者,應進行抗凝治療,傳統的抗凝藥物有華法林,華法林并發出血的風險高,服用期間應該監測凝血指標,使INR維持在2-3之間,根據該指標調整藥物的劑量。
另外,目前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新型抗凝劑,如利伐沙班、達比加群,相對華法林來說服用要安全一些。對于服用藥物治療效果欠佳,應用抗凝劑有禁忌者,可以考慮行射頻消融術和左心耳封堵術。
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具體藥品使用請結合自身情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