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氏菌感染是一種由沙門氏菌引起的常見食源性疾病,其癥狀多樣,主要包括全身癥狀、消化系統癥狀以及可能的中樞神經系統癥狀等。患者感染后,需積極治療以控制病情。
沙門氏菌感染后,患者常出現全身癥狀。這包括發熱、乏力、食欲減退,以及可能的畏寒、寒戰和高熱。在嚴重情況下,還可能出現感染性休克,伴隨頭暈和血壓下降。
消化系統癥狀是沙門氏菌感染的顯著特征。患者可能會經歷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這些癥狀有時可能演變為急性胃腸炎,并可能出現脾腫大、腸麻痹、腸梗阻甚至腸穿孔等嚴重并發癥。
沙門氏菌感染還有可能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尤其是在食物中毒的情況下。這包括頭暈、頭痛、肢體無力,以及可能的腦炎或腦膜炎等。
除了上述癥狀,某些患者還可能出現皮膚改變,如玫瑰疹。
在治療方面,一旦確診沙門氏菌感染,應立即進行補液治療以防止脫水。同時,醫生可能會使用左氧氟沙星片、注射用頭孢曲松鈉以及鹽酸環丙沙星膠囊等抗生素藥物來抗擊感染。患者在治療期間應充分休息,并遵醫囑調整飲食,以助身體盡快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