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我接診了一位中年男性患者,他因為腹痛、腹瀉來到醫院就診。首先,我為他進行了腹部觸診,發現他的腹部有輕微的壓痛和反跳痛,這提示可能存在腹腔內的炎癥或感染。為了進一步明確診斷,我還為他安排了胃鏡檢查。結果顯示,他的胃黏膜有充血、水腫和糜爛現象。綜合以上檢查結果,我確診他患有膽囊結石,針對膽囊結石,我建議他進行膽囊切除手術。在治療過程中,我們還為他制定了個性化的飲食和康復計劃。經過一周的治療和護理,他的腹痛癥狀逐漸消失,食欲也逐漸恢復。
胃腸外科可以檢查什么呢?接下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吧:胃腸外科主要關注食管、胃、小腸、大腸等器官的疾病,并進行相應的檢查和治療。對于食管疾病的檢查,我們可能會采用胃鏡或食管鏡檢查,以觀察食管黏膜的病變情況,從而判斷是否存在胃食管反流病、賁門失弛緩癥等食管功能失調或功能障礙性疾病,以及食管癌、食管良性腫瘤等器質性疾病。
對于胃部疾病的檢查,常見的包括胃鏡檢查和胃功能檢查。胃鏡檢查可以直觀觀察胃黏膜的情況,對于胃炎、胃潰瘍、胃息肉、胃癌等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我們也可能通過胃功能檢查,如胃酸測定、胃排空試驗等,來評估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
對于腸道疾病的檢查,我們常用的手段包括腸鏡、小腸鏡、腹部CT或MRI等。這些檢查可以觀察腸道的黏膜情況,發現炎癥、潰瘍、息肉、腫瘤等病變,從而診斷腸炎、腸扭轉、腸梗阻、腸癌、腸息肉等疾病。
胃腸外科還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一些特殊的檢查,如幽門螺桿菌檢測、糞便隱血試驗等,以輔助診斷消化道疾病。
檢查前注意事項:
1、進行檢查前,患者通常需要在檢查前8小時內禁食,以確保胃部為空,便于觀察。對于腸鏡檢查,患者需要在檢查前2-3天開始低渣飲食,并在檢查前1天晚上和檢查當天早晨進行腸道準備,即服用清腸藥物或進行灌腸,直至排出清水樣便,以確保腸道內無殘留物干擾檢查。
2、需要在檢查前告知醫生自己的過敏史、疾病史以及目前服用的所有藥物,以便醫生制定合適的檢查方案。
同時,檢查當天,患者應避免穿著緊身衣物,以方便檢查時的穿脫和操作。胃腸外科的檢查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明確診斷,還可以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我將繼續用我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為更多胃腸疾病患者帶去希望和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