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接診了一位42歲的中年男性患者,這位患者自述因長期上腹部不適、食欲減退以及偶爾出現的黑便癥狀前來就診。在詳細詢問了他的病史和癥狀后,我初步懷疑他可能患有消化道疾病,如胃炎、胃潰瘍或者更嚴重的疾病。為了明確診斷,我建議他進行內鏡色素檢查。聽到這個檢查結果,這位患者感到很是震驚,并且一臉疑惑的詢問我,內鏡色素檢查是檢查什么?感覺這個檢查方式很恐懼。針對這一患者產生的疑問,接下來我為大家詳細解釋。
內鏡色素檢查,又稱染色內鏡檢查,是一種利用無毒無害的色素對消化道黏膜進行染色的技術。通過染色,可以使病變黏膜的表面結構更加立體,從而幫助醫生更容易地判斷病變的定位、邊界、浸潤深度及良惡性。同時,還能有針對性地選取活檢標本,從而更早地發現疾病。
各位患者了解了內鏡色素檢查的目的和過程后,表示愿意配合,檢查前,我還叮囑他注意以下幾點:
1、禁食禁水:檢查前需要禁食6~12小時,有助于做好腸道清潔工作,除了食物外,檢查前還需要避免飲水,在規定的禁食時間內,不要喝任何飲料或水,以免對檢查結果造成影響。
2、口服瀉藥:檢查前1天晚上需要遵醫囑開始口服瀉藥,瀉藥的作用是清潔腸道,排出糞便和殘留物,以便檢查過程順利進行。
通過這個病例,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內鏡色素檢查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消化道檢查方法。它可以幫助我們及時發現消化道疾病,尤其是那些早期不易被發現的疾病。同時,我們也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飲食衛生和規律作息,預防消化道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