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期是人的心理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由于遺傳,家庭,社會環境,教育方法等方面的不良影響,都可能給兒童心理的正常發展帶來危害,從而讓兒童形成這一時期特有的不良行為習慣和心理疾病。
我國兒童的心理問題發生率很高,占在校兒童的10%左右,這些兒童雖然能夠在校學習,但往往表現出品行欠佳,學習成績低等現象,他們長大以后犯罪的比例就比其他兒童要高,學業,工作成績也相對比較差。
兒童產生這種心理問題的原因:
第一,家庭環境的不良影響,家庭越是不和睦,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就越差。
第二,教育方法的錯誤,對兒童溺愛遷就,百依百順,會讓兒童形成驕傲自私,任性的不良習慣。
第三,社會消極因素的影響,兒童年齡小,閱歷淺,知識少,自主判斷能力不強,經不起外界的誘惑,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往往會腐蝕兒童的心靈。如果有些兒童效仿某些成年人講究吃喝玩樂,說大話,假話等等,也會對兒童造成一些心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