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的胃部疾病,其特征為胃黏膜發生萎縮性改變。當胃黏膜受損,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患者可能出現消瘦的癥狀。
一、胃黏膜萎縮導致的癥狀
胃黏膜萎縮可能引發胃酸和胃蛋白酶等消化液分泌減少,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進而導致營養攝入不足。同時,患者可能因食欲下降、早飽、上腹部不適等癥狀而減少進食,長期如此便容易造成機體能量和營養攝入不足,導致消瘦。
二、病情加重對體重的影響
若慢性萎縮性胃炎伴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或病情發展出現腸化生、異型增生等情況,疾病進展會消耗更多能量,進一步加重消瘦。
三、治療措施
1、藥物治療是關鍵,患者可在醫生建議下使用復合凝乳酶膠囊、枸櫞酸鉍鉀片等藥物治療。
2、若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常采用四聯療法,包括質子泵抑制劑、兩種抗生素和鉍劑。
3、針對消化不良,可給予促胃腸動力藥,如嗎丁啉、莫沙必利等。
4、胃酸分泌過多時,可適當使用抑酸劑,如雷尼替丁、奧美拉唑等。
5、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還需調整飲食,少食多餐,戒煙戒酒,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綜上所述,慢性萎縮性胃炎確實可能引起消瘦,但通過合理的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