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室間隔缺損手術后有可能出現后遺癥,但是一般情況下患者手術后的預后良好。
心臟室間隔缺損是由于室間隔在胚胎時期發育不全,在心室水平形成異常交通,引起心室內左右分流,產生血流動力學紊亂,正常人的心臟的左心室和右心室是不能直接相通的,如果因為某些因素導致了心臟發育方面的問題,就有可能在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間產生一個異常交通,即形成了心臟室間隔缺損,這個異常交通可以產生雜音,最重要的是左心室的血液不是完全從主動脈排出去,而是通過這個異常的交通血液又回到了右心室,從而加重了心臟和肺循環的負擔,由于心臟室間隔缺損是結構性心臟病,藥物治療不起作用,經典外科手術治療是采取補片修補、直接縫合辦法或是在介入下封堵傘封堵,三歲以上孩子可經股動脈進行,一歲左右或一歲以下可經胸封堵,在進行心臟室間隔缺損手術后可能會出現后遺癥,比較嚴重的是主動脈瓣反流、房室傳導阻滯、殘余分流等,但是一般患者在手術的預后良好,是否會出現并發癥與手術的時機等因素有關,如果在術后出現了較大的殘余分流,通過手術治療或介入治療可以將殘余分流封堵,如果在術后出現了嚴重的房室傳導阻滯,則可以通過安裝心臟起搏器的方式緩解心律失常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