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一般是外周血細胞,因為正常情況下,外周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
血小板是從骨髓成熟的巨核細胞胞漿裂解脫落下來的小塊胞質,是人體具有止血功能的血細胞。血小板無細胞核,但有細胞器,內部還有散在分布的顆粒成分。血小板在出血凝血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當血管受損害或破裂時,血小板受刺激,由靜止相變為機能相,迅速發生變形,表面黏度增大,凝聚成團;同時在表面第Ⅲ因子的作用下,使血漿內的凝血酶原變為凝血酶,后者又催化纖維蛋白原變成絲狀的纖維蛋白,與血小板共同形成凝血塊止血。血小板顆粒物質的釋放,則進一步促進止血和凝血。血小板還有保護血管內皮、參與內皮修復、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血小板的正常值為125~320×10^9/L,血小板數值的增多與減少,可以提示某些疾病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