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菌群失調通常是飲食習慣、藥物因素、解剖結構異常等導致的,一般需要使用藥物治療。
1、飲食習慣:
不良的飲食習慣,如三餐中動物蛋白、脂肪比例過高,導致腸道有益菌減少,從而出現腸道菌群失調的情況,此時可以調整飲食結構,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腸道菌群失調的情況。
2、藥物因素:
藥物因素是造成腸道菌群失調的常見原因,不合理或濫用抗菌藥物,如氧氟沙星、頭孢克肟、阿奇霉素等,會使腸道有益菌減少,從而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調的發生,因此為了減少腸道菌群失調情況的發生,要嚴格掌握使用抗生素的指征。
3、解剖結構異常:
小腸手術后造成的解剖結構異常,致小腸運動減慢或停止都會造成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從而出現腸道菌群失調的情況。此時可以遵醫囑使用復合乳酸菌腸溶膠囊、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雙歧桿菌活菌膠囊等藥物來治療。
腸道菌群失調除了上述原因,還有可能是腹瀉導致的,建議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