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心內膜炎一般不能拔牙,容易引發細菌感染會導致癥狀加重。
細菌性心內膜炎就是指細菌感染心臟瓣膜或心室壁內膜并伴有贅生物形成的一種炎癥反應,根據病情和病程,一般情況下可以分為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以及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有可能是因為鏈球菌、葡萄球菌、革蘭陰性桿菌等細菌感染造成的,會經過血液到達心內膜部,導致患者出現細菌性心內膜炎的情況,患有細菌性心內膜炎患者最常見的癥狀就是發熱,有可能是間歇型的,也有可能是弛張型的,而且還會有畏寒以及出汗的癥狀,部分患者還有可能會出現關節疼痛、全身不適等癥狀。如果患者本身就患有細菌性心內膜炎,在患病期間是不可以拔牙的,因為在拔牙的時候創口比較大,很容易會受到細菌感染的情況,會導致患者出現的細菌性心內膜炎更加嚴重,所以患有細菌性心內膜炎的患者一般不能拔牙,除此以外,不是必須的情況下也不要進行內鏡檢查、留置導尿管、長期透析等項目。
患者平時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規律的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