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最常見的發病因素是細菌感染,尤其是草綠色鏈球菌的感染。
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簡稱亞急性心內膜炎,是一種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心臟瓣膜炎癥。該病癥通常進展較慢,但其潛在危害不容忽視。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的主要病因是細菌感染,其中以草綠色鏈球菌最為常見。這種細菌常寄生于人體的口腔、上呼吸道及腸道等處,在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可通過血液循環到達心臟瓣膜并引發感染。心臟瓣膜的損傷或病變,如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等,都可能導致瓣膜表面變得不光滑,易于細菌附著和繁殖,從而增加感染的風險。當患者免疫力低下時,身體對細菌的抵抗力減弱,使得細菌更容易在體內繁殖并引發感染。
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免疫抑制劑、廣譜抗生素等,可能破壞人體的正常菌群平衡,使得機會性感染的風險增加。如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環孢素、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劑,或濫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菌素、氟喹諾酮類藥物,都可能導致體內菌群失調。包括年齡、性別、營養不良、慢性疾病等,也可能影響個體對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易感性。如老年人和患有糖尿病、慢性腎病等基礎疾病的患者,其感染風險相對較高。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發病因素多樣,其中細菌感染是最主要的誘因。預防和治療該疾病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