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關節炎臨床上指化膿性關節炎,化膿性關節炎的癥狀通常是局部疼痛、皮膚顏色改變、腫脹、活動受限、發熱等,可以通過一般治療、口服抗生素類藥物、注射抗生素類藥物、口服止痛藥物、手術等方式治療,一旦有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就醫。
1、一般治療:
化膿性關節炎主要與細菌感染有關,患病后在炎癥的不斷刺激下會出現局部疼痛,也容易影響局部的血液循環,進而誘發皮膚顏色變深或發紅。此時需要多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短時間內避免過度活動,以免對患處造成牽拉延長恢復期。
2、口服抗生素類藥物:
此疾病也會在局部產生炎性滲出物,進而誘發局部腫脹、活動受限等癥狀,在急性發作期間,也會使體內的產熱大于散熱引起發熱。通常可以遵醫囑口服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顆粒、頭孢呋辛酯顆粒等藥物治療,規范用藥能夠發揮抗炎作用,上述藥物即可以在飯前吃,也可以在飯后吃。
3、注射抗生素類藥物:
也可以在醫生操作下使用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注射用青霉素鈉、注射用青霉素鉀等藥物治療,上述藥物通常需要通過局部注射的方式應用,用藥后也需要保持局部皮膚的干燥與清潔。
4、口服止痛藥物:
如果患者有明顯的疼痛感,可以遵醫囑在飯后應用布洛芬膠囊、對乙酰氨基酚顆粒、吲哚美辛膠囊等藥物改善,其中的藥物成分能夠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從而發揮鎮痛作用。
5、手術:
如果患者通過保守方式治療無效,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通過關節穿刺引流術、關節切開引流術等手術方法治療。術后建議每天用醫用碘伏或酒精對局部進行消毒處理,以預防傷口感染。
化膿性關節炎患者在病情穩定后也需要適度的進行康復訓練,以促進身體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