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粒狀小疙瘩連成片考慮是濕疹、蕁麻疹、粟丘疹、體癬、帶狀皰疹等原因引起,可以通過涂抹藥物、物理療法等方法治療。
1、濕疹:
如果穿的衣服過厚,或者經常待在潮熱的環境中,會誘發皮膚的毛細血管擴張,容易使皮膚出現紅色的片狀丘疹,并伴有瘙癢癥狀。建議在醫生指導下涂抹爐甘石洗劑、復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藥物治療。
2、蕁麻疹:
如果進食了過敏性的食物,或者接觸了過敏性物質,容易使機體產生過敏反應,會增加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使皮膚出現片狀丘疹,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瘙癢感。此時建議患者在醫生指導下涂抹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鹵米松乳膏等藥物治療。
3、粟丘疹:
與汗腺管受損有一定的關系,當汗腺管受損后,皮脂腺不能順利排出,在局部滯留,會形成白色的小米粒狀疙瘩,通常不會出現嚴重的瘙癢感。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通過電灼療法、二氧化碳激光、點陣激光等物理方法治療。
4、體癬:
通常是由真菌感染引起,體癬還具有一定的傳染性,病菌侵襲皮膚后,會使皮膚出現紅色片狀丘疹,皮膚還會出現開裂、起皮、長水泡的癥狀。建議在醫生指導下涂抹復方酮康唑軟膏、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藥物治療。
5、帶狀皰疹:
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如果接觸了帶有病毒的膿液,也會誘發疾病傳染,病毒會侵襲機體,使皮膚出現片狀的疙瘩,并伴有嚴重的刺痛以及瘙癢感,患者還會出現發熱的癥狀。此時建議患者遵醫囑涂抹噴昔洛韋乳膏、膦甲酸鈉乳膏、阿昔洛韋乳膏等藥物治療。
在治療期間不可以對皮膚進行抓撓,以免誘發皮膚破損,另外也不可以飲酒,禁止吃辣椒、大蒜等食物,以免影響疾病恢復。